我院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沪津深三城论坛

发布者: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0-11-10浏览次数:206


2020103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第十六届沪津深三城论坛。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本届论坛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我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设分会场。本届论坛主题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与城市发展”,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后疫情时代全球经贸格局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两个议题进行了专场研讨。

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干春晖主持会议,并与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郝寿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代表三方分别致辞。

致辞中,干春晖副院长追溯了三城论坛的起源,强调论坛坚持以共商国是为初衷。今年论坛仍然聚焦城市发展热点问题,择选在疫情中显露出的重大问题及形成的重创点为议题。他指出,城市作为人口、产业和市场的聚集地,医疗防御体系和市场经济秩序在这场突发事件中遭受的冲击尤为强烈,同时也暴露出经济逆全球化以及传统治理模式对城市现代化体系的挑战。后疫情时代的政府和学者需直面城市在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所显露出的重大问题及挑战,为推动城市经济应对“蝴蝶效应”破浪前行献智献策。

郝寿义在致辞中认为,此次疫情中暴露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结构性矛盾,是新时代优化超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现实起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应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把城市风险治理摆在突出位置。着重提高预警、预测、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全面创新城市公共治理体系机制,是今后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郭万达在致辞中提出,提高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提升超大城市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中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是超大城市群,提升大湾区治理能力,应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大湾区建设,建设全产业链的大都市圈与健康湾区,打造超级智慧城市群。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在应急能力、社会治理和经济韧性等“三个能力建设”。

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与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讨论中,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作主旨演讲,我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杨雄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炳春教授、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忠朴、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朱德米教授、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嘉宾围绕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城市风险防控、城市安全应急救援、城市群区域协同等展开讨论,为提高城市尤其(特)大城市精准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建言献策。原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国主持本节研讨。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贸格局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专题讨论中,我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研究员作主旨演讲,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所长孟广文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共深圳市委原副秘书长、深圳市社科院原院长乐正、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典范副教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伟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中心主任周密教授、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长王艳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辛华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嘉宾围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的新特点、疫情暴露出的中国产业链布局上的薄弱环节、面对全球产业链“失序”中国应对之策等展开讨论,以巩固我国产业链内生优势,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主持本节研讨。

闭幕式上,我院副院长干春晖研究员、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武晓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作总结发言。我院科研处处长杜文俊主持。

我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宏利、副处长刘亮等出席论坛并参与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