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 “三个集中” 法制环境建设研究调研综述

发布者:科研处 发布时间:2004-10-10浏览次数:386

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级城市,就必须要加快郊区的发展,推动郊区的城镇建设,就必须调整城乡的二元结构,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实现郊区现代化的重大步骤。为此,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专门委托上海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三个集中”法制环境建设的课题的研究。课题组长是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副主任葛根庆同志,常务副组长是社科院区域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凌耀初研究员,课题组成员由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市农委党校和上海市人大等5个单位的专家组成,本课题是今年上海市人大的重点课题。

课题自从6月底正式启动以来,课题组先后在7月中旬与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房地局、上海市规划局、上海市农委等和“三个集中”密切相关的部委进行了座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国内其他城市发展“三个集中”的成功经验,课题组于8月底专门赴广州天河进行了“三个集中”的实地调研,为课题的写作积累了实践经验。了解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是为了更好推进上海 “三个集中”的发展。为了更好的结合上海实际,课题组在上海市人大的安排下于9月16日到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杨北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杨行镇杨北村是上海推进“三个集中”试点镇建设最成功的范例。到目前为止已建造了2批农民住宅,成功使355户农民住房集中了起来,为上海推进 “三个集中” 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东省的经验是:广东省于2002年确立了“三化”发展战略,即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努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走一条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为主线的城市化道路,推进中心镇的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工作。根据2年来实施“三化”的经验,广州市总结出实现三化的6个关键问题:一是有发展经济:二是要高规划;三是政府要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道路);四是具体的做法要因地制宜;五是要抓好一些典型,抓示范效应;六是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针对存在广东在推进“三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农民的就业,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等具体问题,省政府提出了8条政策措施:

(一)抓好规划编制和管理,切实提高中心镇的规划管理水平。

(二)围绕中心镇进行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其发展空间。

(三)积极引导村镇二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形成集约发展优势。采取原地纳税、原地统计产值、管理费返还等办法,鼓励乡镇企业向中心镇集聚。

(四)建立中心镇独立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增强其财政实力。

(五)大力拓展中心镇建设资金渠道,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六)对中心镇实行用地倾斜政策,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八)建立适应中心镇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使广东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建议措施是上海在推进 “三个集中” 过程中的所必须借鉴的宝贵经验。

杨行镇杨北村地理位置优越,南接共和新路大动脉,东临宝山区的主干道富锦路,西接宝山区顾村镇,杨北村凭借着试点城镇的政策优势,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的扶持,逐步形成了宝山区新的经济聚集中心。发展城镇建设特色,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水平,形成交通条件便捷、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景观优美、建筑形态独特的试点城镇特色是宝山区在近10多年探索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

同时,在我们的调研中,杨行镇杨北村徐纪光书记也对“三个集中”提出了诚恳的希望:

一是希望市里给下面以村里土地开发权,置换出来的土地给村里两次开发,以调动下面的积极性;

二是要给农民的房产以产权证(绿证),发了证以后,农民会体会到政府是代表了农民的利益,就容易推动“三个集中”;

三是集中以后供电部门要收配套费,仅电一项145元/平方米,不搞三个集中不收费,三个集中为市政公共部门开辟了收费渠道,杨北村造了5万平方米,收了1300多万元,区里借300万元,镇政府借500万元,村里自筹500万元。杨北村认为,公共服务部门收费是合理的,但是,希望仅收成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