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聂健赟:二次元背后的经济密码

日期:2025/07/14|点击:11

本月,上海国际动漫月拉开帷幕,以二次元生态激活消费新引擎,探索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标”。

这一盛况让我不禁想起在日本参加全球最大动漫展会之一——东京Comic MarketComiket)的经历。

酷暑难当的极致热情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参加东京Comiket时的情景:凌晨4点伴随着依旧还未散去的星辰,挤进开往东京湾畔的Big Sight会展中心的列车,右手紧紧拉着握环,感觉在车厢的人海中已经双脚离地。到站后,车门刚开了条缝,身边的乘客们便已鱼贯而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万箭齐发冲出验票闸机。出站后远远望见那巨大的倒金字塔形建筑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此时周围早已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动漫爱好者。尽管夏日酷热难当,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一出车站,人群如潮水般涌向会场外的等候区域,只为第一时间排到心仪的摊位前。手持标牌和喇叭的安保人员将队伍分流至各个等待区,此时周边已是人山人海。尽管根据规定观众不得在凌晨4:30之前排队,但事实上不少人头天深夜便已悄悄等候在附近,只求抢占先机。

经过数小时的等待,Comiket会场外望不到头的长龙开始缓缓向入口移动,身旁的“动漫迷”们不时核对着厚厚的购买清单——这是他们提前几周研究好的“攻略”:哪些摊位必去、优先顺序如何、备用选择有哪些。上午10点,象征着连续3天“二次元”盛宴拉开帷幕的开场铃声准时响起,入口处的工作人员高喊“欢迎光临!”场面顿时沸腾,如同发令枪响,无数人冲入偌大的展馆,在指定路线引导下小跑着奔向目标摊位。短短几分钟内,一些超人气社团的摊位前便已聚起长长的人龙。热门作品的新刊漫画经常开售不到一小时即告售罄,迟一步便只能望书兴叹。

老牌漫展孕育动漫全产业链

东京Comiket创办于1975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漫展之一,最初由700名动漫爱好者自发组织,发展至今每届吸引超过50万人次参加。展会以制作的漫画、小说、游戏、音乐和角色扮演为特色,被誉为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圣地和IP孵化摇篮,是推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Comiket的巨大成功源于它有效带动了日本动漫内容产业的全链条发展。展会上,超过30000个社团每年推出数以万计的新作,涵盖漫画、小说、游戏和音乐CD。这些作品不仅包括对热门IP的二次创作,更不乏极富创意的原创内容。“二次元”创作在Comiket的平台上蓬勃发展,甚至逐渐进入商业主流。以著名的TYPEMOON为例,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同好会”凭借一部原创文字冒险游戏在Comiket上一举成名,进而成功转型为商业公司,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生态,其中风靡全球的《Fate》系列总营收已超过7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多媒体IP之一。此外,ZUN的《东方Project》也是从Comiket起步的经典案例,如今它也发展成日本“二次元”的代表性IP之一。Comiket事实上已成为动漫IP孵化的天然土壤,源源不断地为内容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除去原创IP商品的制作与贩卖,动画、游戏、出版公司也纷纷在现场设立企业展区,推广旗下新作、发售限定商品,形成“IP创作—官方产业”互动互利的格局。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也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活力。

会展经济塑造城市新文化

Comiket对东京的城市经济拉动效应同样显著。每届展会带动数十万人涌入东京,直接促进了交通和住宿业的发展。漫展期间,东京临海副都心地区的酒店提前数月便被订满,住宿价格明显上升,交通部门还专门加开了展会专线。动漫爱好者们来到东京,消费能力巨大,不仅带动了展会周边的餐饮业、零售业,还辐射到更远的秋叶原、池袋等动漫主题商圈。

秋叶原作为御宅文化的中心,Comiket期间店铺客流量大增,不少动漫主题餐厅、咖啡馆更是推出联动菜单,吸引了大量动漫迷前来消费。池袋的Sunshine City等商场也因为Comiket迎来大批动漫爱好者,众多主题设施和限定活动更是为这些商业空间带来了丰厚收益。许多动漫爱好者在参加完展会后会前往这些商圈继续消费,形成展会带动商圈、商圈反哺展会的良性循环。此外,Comiket带来的旅游经济也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海外动漫迷远渡重洋,将参加Comiket视为“朝圣之旅”,切实推动了东京旅游业的繁荣,进一步巩固了东京“动漫圣地”的国际品牌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Comiket也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推二次元经济向全年无休的模式转型。PixivDLsiteBOOTH等数字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便捷的销售和交流渠道,使动漫作品突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少动漫爱好者因无法亲临现场,通过线上购买数字版漫画或限定商品;创作者们则利用平台在线发布作品和互动交流,积累人气,再通过线下展会实现热情的集中释放。这种线上预热与线下爆发的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与展会结合所产生的经济联动效应。

 

来源:解放日报日期:2025-07-14

作者:聂健赟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