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一日,是世界对茶的深情告白。中国先贤最早发现和培植的茶,被世界普遍性誉为东方神秘树叶。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兴起,茶叶就作为大宗商品来到古丝绸之路上,传入西亚乃至欧洲地区。截至到今年五月二十一日的国际茶日,已知道全球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产茶。而且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有160多国近30亿人饮茶且无年龄、性别制约。外交官们也早就发现:当今世界的饮茶风俗,都因地域民情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所异,然而茶以平等包容秉性被尊为“和平之饮”、“客来敬茶”成为了古今中外的共同礼俗!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而2020年5月21日,则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了热烈祝贺。国际茶日的设立,目的是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此后,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笔者多年跟踪观察中,我国茶之产业链稳定而消费端则出现了新格局。
茶产业链稳定,是基于地理、文化和历史缘由如北纬三十度的中国境内茶产区。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中有九大的生产地位于这一纬度附近,从中国的江南茶区和西南茶叶穿线而过。例如黄山毛峰的生长位置黄山市在北纬30度08左右的位置,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安徽省六安市的地理位置大概在31.77度左右;同时,最为著名的西湖龙井产区杭州市西湖地理位置也位于30度左右;此外还有洞庭之碧螺春,产自江苏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上,其地理位置大概位于北纬31度左右。可以说,这是一条享誉世界的中国绿茶黄金带!
国际认知上:在18世纪末,英国著名植物学家班克斯认为适合种植茶叶的范围在北纬26度到35度之间。而经过三个世纪的实验和观察,已经可以明确北纬30度就是一个自然产生的茶叶黄金线。为什么呢?如果放大视角看一下北纬30度附近的人文环境,会发现基本上这条线横穿了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条线附近,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昌盛、人口数量众多,自然导致了当地的生产力、消费力自然而然就高,为茶叶的生产消费提供了物质和人力等必要基础。复旦大学历史学家杨立强教授就曾经评论说:在水这一传统饮用物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常饮用需要的时候,茶叶被发现然后被推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今年国际茶日前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专题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依托深厚扎实的产业、文化基础,超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积极地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韧劲,确保了基本盘的总体稳定,目前全产业链规模已经稳定并有序增长。调研显示:茶是世界三大天然植物功能饮料之一,从产量上看2024年全国绿茶产量保持6.53%的增长,绿茶仍保持领先地位,红茶已位居第二,乌龙茶、花草茶紧随其后。值得指出的是2025年度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国茶振兴五年计划”的乡村振兴年,协会致力于以数字化助推源头产区茶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各产区新局面喜人,如:
5月16日,2025第十七届安徽茶博会于合肥启幕,以“中国徽茶,迎客天下”为名,汇聚省内外800余家茶企、1300余家采购商,共绘徽茶产业新图景。当地智库介绍: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安徽茶脉绵延千年,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享誉世界。而如今这片承载着自然馈赠与文化密码的绿叶,正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在数字化浪潮中书写产业升级的答卷——茶香氤氲间,一场传统茶产业的革新正悄然萌芽。如十四五以来,安徽聚焦打造千亿级茶叶绿色食品产业目标,实施茶产业振兴行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统筹发展。2024年安徽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干毛茶产量18.1万吨、产值239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六、第八、第七位;其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900亿元。科技赋能正在形成新优势:过去徽茶虽名品众多,但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如今则从智能种植到精准加工,从质量溯源到电商直播,一条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链条正在形成。尤其已建成5G+智慧茶园示范基地12个,物联网设备覆盖率达30%!
笔者多年关注的中部国家茶产区湖北省,近年来特别强调原产地地理标识。如作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之一,秦巴山系高香型名优茶核心产区。十四五周期以来襄阳市依托“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推动茶产业发展壮大与茶旅融合,走出一条绿色富民之路。襄阳拥有3000多年茶叶种植历史,文化上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典故发生地。这里自然禀赋独特,且加之“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襄阳茶园面积近50万亩,干茶产量2万吨,综合产值达80亿元;培育茶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带动近50万人增收致富。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入围中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300强,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凭借“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襄阳高香茶走出国门。该市茶叶远销美国、俄罗斯、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年出口额超3亿元成为全市第二大出口农产品。
无独有偶:2024年,湖北恩施玉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2亿元,恩施玉露产量达2900吨,产值19.2亿元。当地强调地理标志是最接地气的知识产权类型,即直接赋能恩施玉露做强品牌影响力,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从而获得更高收益。据了解:恩施州目前已经修订完成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如对蒸青、揉捻、烘干等环节进行精准控制,既保证了茶叶的传统风味,又提高了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而同时该州还建立了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了产品品质和品牌声誉。
今年初夏,浙江杭州推出全新产品龙井雪糕以吸引青少年群体的消费者。
总体而言:中国春茶产量约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5%,产值约占全年茶叶总产值65%以上水平。今年中国春茶品质呈现“香高味浓”的特点,采制期提前1天至3天,茶青价格在150元/公斤至300元/公斤,总产量达到150万吨的规模。2025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内销总量有望接近260万吨,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2025-05-21
作者: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