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核心成果

叶成城、唐世平著《突破:欧洲的现代化起源(1492-1848)》出版

日期:2024/10/31|点击:168

作者: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唐世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字数35.4万

 

摘要

本书主要关注1492—1848年西欧国家在面对地理大发现等外部冲击时,如何通过内部改革推动现代化,并逐渐影响国家的兴衰。本书重点讨论了为何同样经历地理大发现,西欧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作者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入手,通过对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和分期,分析了不同波次现代化涉及的时空范围和因果机制,提出了影响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了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代化进程,揭示了在外部冲击之下,国家能力和利益集团这两个关键变量在推动或阻碍现代化中的作用。最后,书中总结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现代化的动态理论,为理解现代化的全球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现代化的起源

第二节 时空视角下的现代化:内涵、特征和浪潮

第三节 早期西欧现代化的动力:文献的回顾与批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理论框架:现代化的因素与机制

第一节 现代化的观念、行为与后果

第二节 现代化研究中的因素

第三节 现代化研究中的机制

 

第二章 第一波现代化:地理大发现与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之路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16世纪大国兴衰的诸多偶然因素

第二节 16世纪欧洲格局的剧变:大航海与伊比利亚的崛起

第三节 大西洋贸易的后来者:英法荷在16世纪后期的发展

第四节 早期其他行为体的国家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一波现代化:大西洋贸易、制度变迁与17世纪西欧国家的兴衰

第一节 西欧还是西方的兴起:早期的现代化思考

第二节 已有研究:一个简略的文献批评

第三节 第一波现代化:一种“因素 +机制”分析的框架

第四节 子机制1:大西洋贸易与商人阶级的崛起

第五节 子机制2:商人阶级壮大、权力斗争与制度变迁

第六节 子机制3:制度变迁、国际竞争与大国的兴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一波半现代化:火器革命的文明动力机制与18世纪初欧陆国家的经验

第一节 技术革命的制度效应

第二节 技术革命与18世纪的军事变革:三种因果路径

第三节 技术革命在西欧层面的文明动力机制

第四节 技术革命与18世纪欧洲大国的制度变迁

第五节 东方世界:火器革命对清王朝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黄昏”:18世纪后期法国与西班牙的改革之殇

第一节 第一波半现代化的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及其批评

第三节 改革战略的理论框架与因素分析

第四节 法国与西班牙的政治改革

第五节 法国与西班牙的经济改革

第六节 法国与西班牙的财政改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胎动”: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崛起之路

第一节 第一波半现代化中的德意志

第二节 德意志的兴起:基于两种路径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西欧四国改革的因素性分析

第四节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政治改革

第五节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经济改革

第六节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财政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第二波现代化的开端:帝国共鸣与19世纪初欧洲旧制度的消亡

第一节 拿破仑战争与旧制度的崩溃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第三节 1848年欧洲变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第四节 1848年欧洲变革的因果路径与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现代化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节 时空情境下的比较现代化研究

第二节 时空维度下的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现代化的动态理论:战争、利益集团与国家能力

第四节 西欧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