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方配套论坛——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暨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顺利举办。本次论坛在商务部的关心支持、上海市商务委指导下,由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出席论坛,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王新、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申卫华和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施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沙海林就“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应邀发表主题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干春晖研究员主持。
王德忠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指引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有新的发展。面对当前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持续提升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为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研究员、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副总裁戚锋在论坛上分别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中国的选择”“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题发表专题演讲。论坛上同时启动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区一品”系列活动,并进行了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盟授牌和签约。
本次论坛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之一。会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研究员发布了《2021-2022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是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上海社科院,多年来共同形成的年度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研究成果,为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适应国际规则变化,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新路径提供了智力支持。
今年的报告认为,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结构优化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根据2022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测算结果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指数逆势增长,贸易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成为驱动双轮,重点产业区域协同能力增强,上游供应链呈现进口和区域“双高”协同特征,出口需求与本地需求共同带动下游产业链。重点行业看,新能源汽车和精细化工“双循环”优势明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处于“爬坡迈坎”的关键时期,未来应进一步围绕产业国际竞争力,打好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组合拳”,按照短期“补链”、中期“强链”,区域“整体提升”的路径推进,在产业链上游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增强对全产业链的治理和控制力。
作为进博会学术配套论坛,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受到国内外智库、行业组织、企业等的广泛关注,在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为实施好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提供智力支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研究机构、企业的各方面代表与会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