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于10月31日在上海开幕,主题为“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致贺信。
作为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的四个主题论坛之一,人民城市主题论坛11月1日上午在上海市奉贤区顺利举行。该论坛由我院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奉贤区政府共同主办。
本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打造新城新典范”人民城市主题论坛旨在探讨人民城市建设新理论、新实践,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奉贤区委书记李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出席当天论坛并发表开幕致辞;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姚凯发表总结致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理事会前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会长鲍诗度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政府、奉贤区委、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致辞
王为人在致辞中提出,三年来,市政府始终牢牢把握“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突出城市人本价值,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始终牢牢把握“两个大局”战略机遇,着眼全局和长远谋划上海发展,以“五个新城”建设打开发展空间,不断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
奉贤区委书记李政致辞
李政在致辞中提出,奉贤将牢牢把握城市生命有机体特征,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建设更为强大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加快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生产生活融合,推动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绘好城市治理“工笔画”,更好展现“贤城贤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致辞
俞建勇在致辞中提出,东华大学愿与奉贤一道,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领域凝聚共识,贡献智慧,为奉贤新城建设增添“东华”色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致辞
汪科在致辞中提出,住建部和上海市将在持续深化部市共建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共建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尽快将上海“人民城市”实践经验上升为国家样板、国家标准,向世界彰显新时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中国贡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发表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权衡首先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向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就“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推动共建共享的人民城市发展”作主题发言,聚焦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及新时代上海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共享发展和人民城市理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民城市的政策建议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教育部前副部长章新胜,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以及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分别就“城市发展中的自然与和谐共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在哪里?”和“环境设计助力新城建设”做了主题演讲和交流分享。
会上还推介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2022》(简称《上海报告·2022》)。该报告的编制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指导,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报告·2022》编写组及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具体负责撰写工作。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邓智团研究员领衔的编制团队自2021年起开始承担这项工作。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姚凯致辞
姚凯作总结致辞时提出,在推进新城建设过程中,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一个“全”字;二是强化标准引领,落实一个“细”字;三是强化数字化转型,体现一个“新”字。
本次论坛通过世界城市日平台,面向全球传递并彰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和实践,介绍中国行动、分享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了上海地方实践的成果。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也是我院联合政府部门,发挥平台效能,借助媒体力量提升学术影响力与智库话语权的一次积极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