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我院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和主责主业不断不乱

日期:2022/04/26|点击:820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市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结合科研工作特点,号召广大科研人员充分用好居家办公的时间优势,静心思考、潜心研究、用心写作,围绕党和国家以及本市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多出科研成果、发出智库声音、贡献专家智慧,努力做到守土有方、守土有为。

一、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三地院区”防控到位,全力做好对职工和学生的关心关爱

根据我院淮海中路、中山西路、顺昌路三个院区的工作实际和属地防控要求,实行科研人员阶段性居家办公、研究生所在院区封闭管理、领导干部靠前指挥、面上工作线上办公等分类防控措施,严格做到突发情况及时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与市、区有关领导和部门积极沟通汇报,严格落实落细应急处置预案和各项举措,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加强正面引导,确保院区健康安全、全院工作平稳有序,努力把疫情和风险降至最低。

一是坚持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防线。坚持把疫情防控与生产安全一起抓,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各院区出入口、食堂、学生寝室、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关注,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和日常巡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应急预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及时、透明做好防疫信息通报工作。建立院内防疫情况通报制度,自314日起每日向全体职工通报全院防疫工作情况。紧盯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汇总三地院区及各单位上报重点人员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做到信息及时、公开,更好服务、引导职工安全和稳定。

三是加强涉疫宣传报道和正面引导工作。院党委宣传部与院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充分用好院网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和平台,加强正面引导,向全院同志发出“凝心聚力夺取抗疫和科研双丰收”等倡议,及时推送抗疫权威信息和科学防疫指引,宣传报道我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院属各单位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以及院内专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本市疫情防控提供智力支持等做法和事例,反映我院职工在全市疫情防控中的精神风貌和积极作为,发出智库声音,传递正能量。

四是重点做好中山西路院区疫情防控工作。我院研究生院所在的中山西路院区自313日启动封闭管理,院区内现有400名师生及后勤保障人员。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经验,切实做好日常疫情防控与突发事件处置。严格落实出入口和人员管理,严格进行外来物品消杀和环境消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协作,以线上会议形式建立院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研究生院、行政处以及信息化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严格按照“事不过夜”要求处置突发事件。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做好疏导管理,凝聚研究所和研究生导师合力,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及研究生会作用,细致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五是认真做好全院职工、学生关心关爱。院工会牵头组织院各基层工会,为全院在职职工、离退休老同志送上抗疫生活物资礼包。离退休党委向全院离退休老同志发慰问信, 老干办指定专人联系全院离休老同志,退管会、退休党总支加强与退休老同志的联系与沟通,并与各研究所办公室一起协同帮助解决我院部分老同志购买物资难、看病难、配药难等实际问题。对部分涉疫职工、学生等重点人群,院防控办、相关单位等第一时间给予关心慰问,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共同度过非常时期。居家办公期间,不少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也不断关心职工,了解实际困难并给予帮助。

二、聚焦主责主业,做到科研教学工作不断不乱

在各研究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稳妥有序推进科研和教学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智库建设。顺利完成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年度重点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组织开展一批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完成10余份相关研究成果和报送;组织完成《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研究》等市里交办的重大课题研究;院部、政治所、城人所等的专家承担和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国家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委托的重要研究任务;聚焦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围绕本市中心工作,组织编发一批内部专报;疫情以来共报送《国家高端智库专报》43期,《上海新智库专报》39期,其中与本市疫情防控有关的决策咨询专报22篇,积极发挥社科院专家资政建言作用;组织推荐本院重要科研成果申报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智库报告出版资助。

二是稳步推动学科建设。近期组织完成有关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方案初稿;完成第二轮创新工程第一年11本重要学术著作的出版组织和第二年近30本重要学术著作的组织申报工作。

三是有序组织开展国家、市等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充分发挥网上评审的便利条件,注重提高申报质量,组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的院外专家双向匿名预评审等相关工作,向市哲社规划办报送175项国家社科项目申报材料;完成2022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选题征集,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送12个重大选题建议;组织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

四是招聘工作顺利推进。我院2022年非科研岗位招聘线上考试(笔试)工作于近期顺利完成,根据上海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招聘考试采用了创新的线上考试方式,232位应聘者在7个线上考场(针对不同招聘岗位)在线参加了考试。

五是确保研究生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坚守一线,指导研究生教育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有序组织网络课堂;制定线上复试方案,稳妥推进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顺利开展毕业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

三、发挥高端智库优势,多出成果多发声音多做贡献

全院科研人员充分用好居家办公的时间优势,深入开展研究,发挥专家特长,体现智库特色,发出理性声音。

一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本市疫情防控提供智力支持。中马所专家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动态清零’尊重科学、遵循规律”一文,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文学所专家针对本市涉疫流言和恐慌情绪等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发表积极的建设性意见;世经所、信息所、城人所、社会学所等一批专家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撰文,对上海疫情防控进行学理性阐释;经济所、国际所、法学所、历史所、哲学所、宗教所、生态所等各研究所以及院部机关的150多名党员和职工主动报名、积极参加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并结合志愿服务实践撰写内参报送市里有关部门。

二是相关研究所积极组织和推进重要项目研究,出版发表一批重要学术成果。近期公开出版《从格致到科学》(历史所)、《“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菲律宾卷》(国际所)、《日本地方自治法》(法学所)、《业委会存续之道》(政治所)等学术著作,在院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三是通过组织线上论坛和研讨会,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中宣部统一部署,第十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中国学所牵头组织召开“中国学发展倡议书”线上专家咨询会;世经所、应用所、新闻所等围绕国际经济形势、疫情对中国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双边智库网络对话等主题,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举办线上学术交流和内部研讨;多次组织推动中宣部重要课题研究。

四是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科研人员在主流媒体上积极发声。今年以来,我院专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近30篇是3月以来发表的,我院多位专家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等重要论断的观点在《人民日报》头版重要文章中被采用,多篇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论文章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的重要版面上刊登。

下一步,我院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关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切实抓好落实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确保主责主业取得新的进步。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