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执政已近两月,由于其政策团队尚未完全到位,特朗普新政府的亚太战略尚处于转型之中。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一系列电话外交、新任防长首访韩国和日本、日本首相安倍访美、国务卿首访东北亚等动向上,其尚未成型的亚太新战略初见端倪。
亚太地区仍是特朗普时代特别关注的重点,渐显特朗普风格的亚太新战略将以“军事先行、实力优先”为核心。
首先,强调“实力优先”原则:
近日,美国国务院代理助理国务卿公开宣布结束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指出特朗普政府将采取新的亚太新政策,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并继续更积极地参与亚太事务,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和“以结果为导向”的美中关系。
“实力优先”成为特朗普政府亚太新战略的核心,强调“硬实力”外交,主张单边主义,愿意在双边层面解决问题。
在此原则下,强调军事先行,增加国防开支,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重振美国军力,以海军为重点扩充军备,重建海军军力,包括将战舰增至350艘,以保持和增强对中国的战略威慑力。
从表面上来看,特朗普政府终结了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实际上,特朗普亚太新战略更侧重继续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与军事存在,强化美国同盟体系,更多发挥地区盟友的作用,特别是日本在同盟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继续履行美国对其盟友和伙伴的安全承诺。特朗普政府希望用尽量少的费用获取尽量大的利益。
日本、韩国和中国成为国务卿蒂勒森上任后首访的三个国家,蒂勒森就双边和多边问题分别与三国高层进行了讨论,特别是讨论和协调解决朝鲜核导弹威胁的战略。同时重申美国政府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美国经济与安全利益的承诺。
3月初,韩美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在韩国如期展开。美国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母、B-52战略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先进装备武器,以朝鲜半岛爆发全面战争为假想目标,实战性极强。“萨德”反导系统也首次出现在模拟军演之中。此次美韩军事演习将进一步导致本已不太平的东北亚局势更趋复杂化,使朝鲜半岛陷入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而且,特朗普将进一步强化亚太同盟关系,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无疑提高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美国还宣布将在韩国长期部署攻击无人机,帮助应对朝鲜核计划和导弹计划对韩国以及美军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形成的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兑现在选举时期的承诺,特朗普政府提议削减约30%的美国国务院和国际发展署的预算,以提高联邦政府的军费开支。
大幅提高国防预算以强化美国军事力量。根据该框架,2018财年预算计划将增加54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形成历史上最强大的军力,强调强化军力建设,通过拉动军工产业带动就业、拉升美国经济。
其次,特朗普上任后签署的首个总统令就是宣布退出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尽管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亚太地区的利益。
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双边机制解决问题而非依靠多边机制,意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由、公平的贸易环境,以确保美国利益最大化。
TPP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极力推行的由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并非一个简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根据TPP12个谈判国达成的基本协议,各参与方要在自由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劳工待遇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实施严格的“原产地规则”。
而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将重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亚太地区将成为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的重心。
在延续前任总统亚太政策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将“强有力和积极介入亚洲事务”,强化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与军事存在。
特朗普政府放弃的只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名称,亚太地区仍将成为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的重心与优先方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不会因政府更迭而发生弱化或是逆转。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战略框架将体现更多的延续性,特朗普将更加重视和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存在,特别是更重视军事力量的投入欲军事手段的运用。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防止中国在经济上取代美国,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以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从美国新政府在亚太地区第一波外交活动来看,盟友仍成为特朗普政府亚太战略的主要依托,推动与日本、韩国等地区同盟建设的进一步强化与升级,促使盟国承担更多美军驻防费用,以增强同盟协作的整体性,提高盟友的融入度。不过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同盟体系也可能适时有所调整。
第四,缓和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以在亚太地区集中精力应对中国以及应对朝鲜半岛变局。联俄抑华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一个新战略动向。
特朗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全球政治、经济正式进入了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全球战略聚焦度逐渐投向中国。无论从战略、经济还是安全层面来看,对华关系都将成为特朗普亚太新战略真正关注的重点。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关系将比奥巴马政府更趋强硬、更现实。
但是,尽管如此,特朗普对外战略将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应早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决策与对华战略走向作出正确预判,并尽早拿出相应的对策设计,在捍卫中国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同时,采取积极反制对策,积极管控好中美关系中的负面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国的战略损失。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