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更高地举起我们的旗帜

日期:2014/08/29|点击: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旗帜问题,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要永远高举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1、更加开阔的视野

从理论角度看,社会主义从来就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结晶,从历史角度看,社会主义一直是世界近现代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理解社会主义,要追溯源头,要梳理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把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五百年来的演进,划分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苏联模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探索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个时间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发展主题、进展状况和经验教训作了详尽的分析总结。

这些论述,开阔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视野,使人们得以更深刻地把握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的人民群众从来没有放弃建立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美好社会的理想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

2、更加丰富的内涵

随着现代化实践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现出她的多重形态。其中,实践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制度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应当看到,这三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内容。道路方面包括了经济增长、政治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建设任务,也包括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发展要求。理论方面包括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也包括了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的要求。制度方面包括了巩固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设任务,也包括了在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过程中实现制度定型的要求。

还应当看到,这三个方面存在着互为条件的内在关联。成功的实践为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础,使丰富的实践素材成为理论创造的养分,成为制度构建的要素,与此同时,正确的理论则为新实践提供行动指南,稳定的制度则为实践推进提供根本保障。

3、更加坚定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现阶段中国国情、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时代发展新变化以及借鉴国外发展有益要素等多方面因素交融而成的结晶。她绝不是简单移植国外哪个发展模式的产物,也决不是外部其他什么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

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以及依靠自身力量的自主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性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而不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表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持久的社会稳定、较低的社会代价、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广泛的社会动员、有效的政治领导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与时俱进的态度、始终坚持中长期发展的谋划、奋斗目标的不断设定、着眼未来的战略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性的表现。

因此,我们有越来越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核心价值坚信不疑,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坚守不移,并且在这种自信的激励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来源:《文汇报》2014828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