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上海市法学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会2014年第一季度会长会议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432会议室召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林国平,市综治办副主任谷继明,市法学会综治研究会会长乐伟中,上海海关学院院长肖建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法学所所长叶青,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严励等出席会议。
乐伟中会长主持会议并汇报2013年综治研究工作要点:一、通过组织学术活动促进学术发展和成果转化,包括组织论文评奖表彰、承办学术会议以及协办法律实务专场研讨活动;二、编辑年度文集《平安上海建设探索与思考2013》和会刊《综治研究》;三、为平安上海建设实践提供丰富的知识产品:参与平安上海建设专项调研,参加市综治办系列专家座谈会,参与市2013年平安建设示范、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展望2014年的工作,乐会长提出5个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工作的空间:一、进一步增强与综治实务部门的联系;二、提高科研人员对综治研究的学术热情;三、改进《综治研究》的办刊质量,2014年将全新改版为双月刊;四、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五、扩大学术交流。
与会专家随后针对2014综治研究会工作重点及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的思路展开了气氛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林国平副书记表示应利用好市法学会与市综治办的两个平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内刊编辑发行工作。总结经验,予以推广,调动积极性,每期推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发挥法学会的会员之家作用;积极召开座谈会,发挥会员外专家作用;
肖建国院长提出应该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写作能力。及时更新栏目;案例、成果转化问题;扩大综治研究会的影响;
叶青副院长表示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调研写作能力。可以吸纳出发学以外的其他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综治研究。定位是智库:一、服务领导,提供咨询参考研究报告,紧紧抓牢市委常委会决议中主要课题;二、引领政策导向:具有上海特色、方向、前瞻性;三、服务基层:需要提高到基层的调研力度;四、学术研究:专题研讨与座谈会形式;五、课题研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60条,全力对接,并且应当契合中央政法委讲话精神;六、平台建设:紧紧抓住会刊的封面、栏目更新及通讯员培训工作;七、拓展法学会合作单位:加大与基层实务单位之间的联络,实现资源共享;八、通过与政法单位之间紧密互动,剖析经典案例。
林国平副书记强调综治工作需要依靠各成员单位和基层单位紧密配合。能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专家咨询,结合目前上海平安建设的现状,围绕市委政法委姜平书记提出的解决对社会危害严重的治安顽症,下功夫研究,花力气解决。
乐伟中会长主持会议并汇报2013年综治研究工作要点:一、通过组织学术活动促进学术发展和成果转化,包括组织论文评奖表彰、承办学术会议以及协办法律实务专场研讨活动;二、编辑年度文集《平安上海建设探索与思考2013》和会刊《综治研究》;三、为平安上海建设实践提供丰富的知识产品:参与平安上海建设专项调研,参加市综治办系列专家座谈会,参与市2013年平安建设示范、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展望2014年的工作,乐会长提出5个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工作的空间:一、进一步增强与综治实务部门的联系;二、提高科研人员对综治研究的学术热情;三、改进《综治研究》的办刊质量,2014年将全新改版为双月刊;四、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五、扩大学术交流。
与会专家随后针对2014综治研究会工作重点及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的思路展开了气氛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林国平副书记表示应利用好市法学会与市综治办的两个平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内刊编辑发行工作。总结经验,予以推广,调动积极性,每期推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发挥法学会的会员之家作用;积极召开座谈会,发挥会员外专家作用;
肖建国院长提出应该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写作能力。及时更新栏目;案例、成果转化问题;扩大综治研究会的影响;
叶青副院长表示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调研写作能力。可以吸纳出发学以外的其他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综治研究。定位是智库:一、服务领导,提供咨询参考研究报告,紧紧抓牢市委常委会决议中主要课题;二、引领政策导向:具有上海特色、方向、前瞻性;三、服务基层:需要提高到基层的调研力度;四、学术研究:专题研讨与座谈会形式;五、课题研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60条,全力对接,并且应当契合中央政法委讲话精神;六、平台建设:紧紧抓住会刊的封面、栏目更新及通讯员培训工作;七、拓展法学会合作单位:加大与基层实务单位之间的联络,实现资源共享;八、通过与政法单位之间紧密互动,剖析经典案例。
林国平副书记强调综治工作需要依靠各成员单位和基层单位紧密配合。能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专家咨询,结合目前上海平安建设的现状,围绕市委政法委姜平书记提出的解决对社会危害严重的治安顽症,下功夫研究,花力气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