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美国政客制造、利用偏见牟利

日期:2012/10/15|点击:0

美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排斥,不仅仅针对华为这样的技术公司,也针对一些其他类型的公司,不仅针对国有企业,也针对民营企业。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美国某些人的霸权嘴脸和心态,可以不根据事实随意下结论并自说自话。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政客们纷纷寻找中国企业开火以哗众取宠,至于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还有中国企业的利益,他们是不管不顾的

美国当地时间108日,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企业华为和中兴的调查结论,称它们可能给美国带来安全威胁;而此前,该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已经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给华为在美国的业务扣上了涉嫌为中国间谍活动提供便利的大帽子。所以如此调查结论并不令人意外,但令人失望和愤慨。

对华为的指责毫无根据

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企业有成本竞争优势,能够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岂非彼此各得其所的双赢交易?但在一些美国右翼团体和利益集团的鼓噪下,竟然弄成了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事件,不仅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福利将因此受损,更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名誉伤害。

华为提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能有效满足企业需求,而且成本低廉、易于维护,因此它在欧洲、亚洲等地的客户都很认可,特别是,华为现有的客户都不曾对它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存在安全漏洞表示过怀疑。在购买华为产品和服务的国家中,有不少是美国的盟国,甚至在意识形态上也对中国心怀不满,他们如果感觉华为威胁自己的国家安全,一定早早就已提出警告乃至采取行动了,但迄今为止,没有。

华为公司为了应对美国政府在安全方面的刁难,两年前宣布可以向客户提供其软件的源代码,还可以向信息安全专家提交产品接受检查,以确定这些产品并不包含可用于间谍或使得网络容易遭受攻击的技术;华为甚至承诺,客户可以选择由它的工程师、雇员,也可以选择由客户信赖的第三方来做网络服务或软件升级——这种做法在整个软件服务行业引起了震动,因为通常这是软件公司不愿意做的,这将损害他们未来持续提供后续服务的利益。这恰恰从侧面证明: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根本不可能故意预设安全漏洞,为间谍活动提供便利

其实,美国号称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而美国军方处于技术最高端,完全有能力防备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技术问题。美国还在20096月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专门对付信息安全问题。华为怎么可能突破他们的检查和防范?

总之一句话,美国国会模棱两可的那个报告对华为的指责,毫无根据。

美国对他国投资一贯心态怪异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其政客对美国企业在全球各地投资习以为常,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投资一直心态怪异、心胸狭窄。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公司携其在贸易中获得的巨额顺差资金大举投资于美国时,美国政客普遍不满,嚷嚷要设置一定限制。20062月,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试图收购美国新泽西和巴尔的摩等港口,令美国国会如坐针毡,大呼小叫声称此举将威胁美国安全,最终迫使对方放弃。对日本和阿联酋这样的政治盟友尚且如此,对于中国公司,美国的政客们岂能不在鸡蛋里挑骨头?这次华为并非在美国投资、收购,而只是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美国国会就已如此兴师动众。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美国某些人的霸权嘴脸和心态,可以不根据事实随意下结论并自说自话。

意识形态偏见始终在作祟

美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排斥,不仅仅针对华为这样的技术公司,也针对一些其他类型的公司,不仅针对国有企业,也针对民营企业。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按照某些分类标准,它们应该算是美国企业了,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可能也有美国国籍或绿卡,但由于他们是中国裔,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往往就会受到美国管理部门从意识形态偏见出发的特别关照2010年底以来大批中国概念股公司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集中调查,就不公正。

美国上市公司中总有一些违规企业,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系统都曾对此查处,成为美国证券监管者自我标榜的业绩,安然、世通、大摩、小摩甚至苹果公司都曾被调查或处理过。但2010年底以来一大批在美国上市的源自中国的公司集中被调查,而证据并不都充分,这就不正常。事实是,最后受到处罚的企业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的数量之比并不很高——可见尽管有些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的财务失实问题,但绝非美国那些戴有色眼镜的人所说的那样普遍,而偏见给了投机者制造题材的机会,在股价剧烈波动中牟利。

企图牟利的不仅是股市投机者。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政客们纷纷寻找中国企业开火以哗众取宠,至于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还有中国企业的利益,他们是不管不顾的。

(作者徐明棋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 20121010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