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范彦萍 在电视剧里、媒体里,到处都报道傍大款、一夜情、权色交易等,而现代的青年人似乎也家庭责任感淡漠,“闪婚闪离”;子女不孝,不履行赡养义务,虐待老人现象十分普遍。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社科院家庭研究成果专题发布会上,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发布了关于婚姻家庭的系列调查,调查显示传统的家庭文化仍是主流。
仅3%被访者认为金钱象征幸福
在回答开放式提问“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时,认同“和谐团结”是家庭幸福要素的被访者高达53%,遥遥领先于其他表述。67%的被访者对与经济有关的职业、住房和收入等只字不提,即使提及经济基础的,大多也并非将金钱作为幸福的唯一要素,而是将家庭和睦、健康平安、彼此的同甘共苦和相互分担视作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只有3%的被访者将金钱作为家庭幸福的象征而未强调其他非经济因素。
调查还显示,终身婚姻仍为大多数人的理想和践行。婚姻的神圣性和终身性获得广泛的认同,82%的被访者对“婚姻是神圣的,结了婚就要白头到老”的传统价值持肯定态度,且不同年龄段无显著差异。
在对“男女有婚外性行为是否总是错误的”作判断时,只有11%的被访者首肯“没错/正常”;93%在过去一年中从无与伴侣分手的念头。如以更准确地反映某地区某一时期离婚率的最好指标“一般离婚率”(即每1000对夫妇的年离婚数)计算的话,1982年中国每500对夫妻约有1对离婚,2009年为每170对夫妻约有1对离婚。
83.1%的人赞成与老年父母同住
中国人常把孩子利益看得比自己重要,57.8%的被访者认同“只要为了孩子好,父母可以牺牲一切”。
而赡养父母更是子女的终身义务,83.1%的被访者赞成“当父母年老生活难以自理时,子女应和他们一起住”(美国为53.5%),其中非常赞成者为38.3%(美国仅4%),20.1%的人认为“子女委托养老院来照顾父母的做法是不孝的行为”,78.9%的被访者对“为使家中每个人都生活得好,觉得自己责任很重大”持肯定态度。
同时,徐安琪分析说,在调查过程中,仅有1%的老人认为子女啃老啃得无法忍受了。其他的诸如子女结婚赞助首付等,他们不觉得是啃老。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被访者认同“放弃个人的志向,达成父母的心愿”占到57.8%。86.1%的被访认同“子女要力争有出息,以使父母/家庭引以为荣/自豪”,84.1%的人赞成“应该以家庭为重,不应把自己看得更重要”的观点,66.6%首肯“家庭的幸福应该优先于个人的利益”。
来源:《青年报》2012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