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选举初步结果揭晓,澳选举委员会网站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2日15时,工党获得众议院70个席位,反对党联盟获得72个席位。众议院极有可能陷入70年来首次“无多数党状态”,即“悬浮议会”。为了赢得组阁权,两大党接下来将上演“合纵连横”的好戏了。
工党“乱”起萧墙
面对如此胶着的选情,不少观察家都为工党“鸣不平”: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正是工党陆克文政府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刺激经济计划,使澳大利亚成为发达工业国家中衰退幅度最小、复苏速度最快的国家。而且按照澳政治传统,选民一般都会给执政党连任的机会,使其治国方略能够得以延续。但这一回,选民却给工党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究其原因不在他人,而是工党自乱阵脚。
首先是陆克文的一些措施有悖民意,其中最受诟病的是向矿企征收高达40%的矿业利润税。此举在伤害矿业巨头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矿工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切身利益。虽然陆克文的继任者吉拉德作出让步,但为时已晚,工党在以矿为生的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大利亚州“败走麦城”。此外,工党在移民政策、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接连失误,也使铁杆选民信心渐失。
为了挽救工党低迷的支持率,一场“宫廷政变”让陆克文黯然下台。此举得罪了陆克文家乡昆士兰州的选民,该州议席也在本次选举中“易帜”。吉拉德上台后虽然尽力挽救颓势,但本人却爆出不少丑闻,这也加剧了工党选票的流失。
独立议员是关键
虽然目前最终结果还未公布,但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预计,最终计票结果可能是,工党获72席,反对党联盟得73席,绿党1席,独立议员4席。两大党议席数都没过半无法单独组阁,那么绿党与独立议员就成了两党眼中的 “香饽饽”了。
虽然两党都先后抛出了橄榄枝,但这些议员会站哪边目前尚不明朗。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当选的绿党议员与绿党领导层就支持哪方出现了分歧。当选的议员班特表示更倾向于支持工党,而绿党领导人布朗称只有选举最终结果公布后才会与各方展开“严肃”对话。
至于独立议员的态度则似乎比较有利于工党。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报道,其中有3位独立议员先前曾表示,对支持工党组建少数党政府前景持开放态度。基于此,澳当地舆论分析,吉拉德领导的工党保住执政地位的赢面比较大。但上海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刘鸣研究员认为,胜选的独立候选人以保守派为主,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为保守派的反对党联盟上台的可能性更大。
各方观点不一,在尘埃尚未落定前,一切皆有可能。
对华政策将延续
对于澳大利亚的未来政策走向,专家认为,由于执政党未定,内政变数较大,但外交将延续以往基调。
在国内许多重要问题上,两党的意见相左。如果工党执政,意味着澳将施行30%的矿业利润税,2012年有可能启动碳交易计划。如果是反对党联盟组阁,矿业利润税将束之高阁,碳交易计划胎死腹中,并有可能对非法移民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此外,“悬浮议会”意味着下一届政府将是一个少数派政府。大政方针的通过、政府的运作,都要看几个独立议员或绿党的眼色行事。
在外交方面,澳美的同盟关系不会改变。至于未来的澳中关系,虽然在选战期间,工党和反对党联盟领导人都“警惕”中国对澳投资,但是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为其摆脱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这点两位领导人都没有否认。因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生认为,中澳虽然在贸易上有摩擦,但发展彼此关系已成为主流,相信两国将会继续朝前走。(驻京记者 洪俊杰 本报记者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