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当代视野下的列宁和列宁主义

日期:2010/08/04|点击:48

 “每张六祖祈福卡都由南华禅寺高僧按照佛教习俗诵经开光祈福。首批六祖祈福卡开光仪式由南华寺住持亲自主持,并由300个高僧历时近3小时诵经祈福。”

“除了具备一般借记卡的全部功能外,灵山善行福卡还是一张‘身份卡’、‘护身卡’、‘收藏卡’和‘慈善卡’”——

!——“史上最牛银行卡”

“一张开过光可以辟邪的旺卡!首张源自佛教祖庭的借记卡!每张卡片都经南华寺上百高僧诵经祈福!”近日,一张印有如此标语的中国建设银行借记卡宣传海报在华声传媒华声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各大网站引发网友集体围观。整幅海报以金黄色光芒为底色,“高僧开光祈福,六祖祈福卡”的字样十分醒目。因为宣传的种种“奇异”功能,六祖祈福卡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银行卡”。

六祖祈福卡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韶关市分行与位于该市的南华禅寺合作发行的,在南华禅寺的网站上就可以看到关于这张借记卡的介绍。该卡以广东南华禅寺和六祖慧能大师的肉身像为主题图案,慧能大师的身后还印有其流传千古的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在江苏无锡,6月中旬,首批40万张灵山善行福卡运抵灵山祥符禅寺,众法师在大雄宝殿为其举行了隆重的祈福仪式。6月底,首批灵山善行福卡正式发行。

灵山善行福卡是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无锡灵山实业有限公司灵山慈善基金会合作发行的联名借记卡。该卡以灵山大佛为主题图案,采用新颖的竖版设计,外观美观。据银行印制的宣传册介绍,除了具备一般借记卡的全部功能外,灵山善行福卡还是一张“身份卡”、“护身卡”、“收藏卡”和“慈善卡”。?——商业炒作还是善行的推广

对于开光银行卡的推出,更多网友认为这是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卡激烈竞争中的商业炒作,一种营销手段。

“我行隆重推出灵山善行福卡,每张卡都按佛教习俗开过光,是带给你‘平安吉祥、万事如意’的护身符。”

 “六祖祈福卡:一张开过光可以辟邪的旺卡!”

作为银行一方来说,打造独具个性的银行卡产品,赋予各不相同的功能来吸引客户、抢占市场,无可厚非。但借助庄严、神圣的佛教及寺院来扩大营销,确实有点过分。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六祖祈福卡和灵山善行福卡其实还有除了“开光”之外的最大共性和特色:打的都是“慈善”牌,都希望为那些想要积德行善的人提供方便。据了解,六祖祈福卡除了具备建设银行龙卡通的所有金融功能外,还特为持卡人提供每年向南华禅寺自动捐赠的个性化服务。持卡人可通过开卡签约自动代扣捐赠款功能,每年向南华寺捐赠一定金额,用于寺院建设或是通过南华禅寺将捐款用于各种慈善公益事业。

记者致电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这样介绍灵山善行福卡:持卡人办卡时,可与建设银行签订代捐协议,每天通过灵山善行福卡向灵山慈善基金会捐资1分、1角或1元,所有捐款将作为定向资金用于各类慈善公益项目。当然,持卡人也可选择建行网上银行或灵山慈善基金会网站,进行直接的自助捐赠。

六祖祈福卡和灵山善行福卡的推出,究竟是商业炒作还是善行的推广?

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因六祖慧能和《六祖坛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的圣地。近年来,南华禅寺不断向全国各地受灾人群、贫困居民、残疾人等伸出援助之手,赠医送药、捐赠善款等。灵山慈善基金会则是由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祥符禅寺共同发起,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公募性基金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灵山慈善基金会坚持人间佛教——慈善公益——和谐社会的定位,在汶川大地震、南方大雪灾以及玉树地震等灾难、灾害发生后,积极抗灾救困,并参与组织了慈善助学、慈善助困、环保护生、道德教育等诸多公益慈善活动。

记者电话采访到灵山慈善基金会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基金会正是看中了灵山善行福卡倡导的“慈善”理念,才同意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合作的。“我们希望通过建行营业网点等捐赠服务渠道,倡导‘日行一善’的现代公益理念,从而推动平民公益行为,为实现公益梦想搭建平台。”

 “与建行合作推出六祖祈福卡主要是为了纪念‘南宗禅法’,纪念六祖慧能大师。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了解六祖大师。而持有该卡的佛教信众因为每年自动向寺院捐赠,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心愿,积累了福德资粮。”南华禅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网友评说]

开光祈福卡寓意向公众传达平安祈福、积德行善的理念。它的出现,让持卡人在享受多种银行卡功能、得到大师祈福的同时,在积德行善之中体会到这张文化卡的深远意境。——网友上善若水

看到六祖祈福卡的推出,不少佛教人士都感到欣喜,而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士持有怀疑的态度,担心寺院与经济挂起钩来是否合理,担心佛教的商业化。——网友潇潇马一匹

佛教一直提倡慈悲救世,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关注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灵山善行福卡通过灵山慈善基金会救助弱势人群,既是对公益事业的重要支持,更是回报社会的一大善举,还营造了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活动的氛围,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大有裨益。——网友间接思考

开光是佛教的一个专有概念,是出于对佛祖的尊敬,打着开光的旗号来做银行卡营销,确实有损佛教尊严。——网友朝夕路客

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教与社会相结合可以带动佛教的发展,更好地以佛法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们。这些都是在社会上弘扬佛法的一种方便法门。——网友且听风吟(周芳)

启迪爱心 发挥良能

刘元春(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银行与寺院联手推出开光银行卡,确实,亦忧亦喜。忧的是如果好事办不好,好事变了调,开光银行卡成为牟利机构借慈善之名行一己之私的工具,最终挫伤了爱心人士的善心,玷污了佛教界的声誉——那样的话,便得不偿失,千夫所指了。喜的是这个创举可以促进佛教界利用自身的文化元素,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启迪爱心,发挥良能,积极地参与甚至引领社会人士“日行一善”,积善积德,奉献爱心。另外,相关社会机构如果能够在利用自身优势,合法合理地吸纳与整合社会资金的同时,发心助善,克己奉公,也可以成为传递爱心的桥梁,既能“营利”又能“赢善”——助善总比助恶好,能善利天下总比只是牟利天下好!

这让我想起了证严法师与台湾慈济功德会的“竹筒岁月”。正是证严法师筚路蓝缕,带领数十位家庭妇女从每日节省5角菜钱开始,感动感化了大家,才成就了今日善行十方的慈济。也正是慈济人“诚、正、信、实”的精神,才成就了慈济慈善的社会公信力。公信力,是非政府慈善组织成败的关键,也是任何社会慈善活动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祈福卡”也好,“慈善卡”也好,最终必须要成为大家广泛认可的“信用卡”——确确实实,方便慈善,真真切切,用于慈善。

为此,有关单位应当依法制定详尽的慈善规划,向社会予以公示,诸如特定的慈善项目、具体的投入费用等,让每位爱心人士心中有数,让他们的爱心奉献落到实处。目前,我们的社会慈善事业中最需要改进的就是,不能让慈善捐助者只能“一捐了之”,公益善款最终“不了了之”。也就是说,不能伤了爱心人士的心,因为伤人者必自伤之。

积福行善,可以说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千百年来业已沉淀为中华民族共同崇尚的伦理基准,更是激发社会慈善之心、之行的持续力量。慈善不是某个人某个社会团体的特权,社会慈善也不是国家政府能够包办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自愿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之的时候,当慈善能够成为我们“共同信仰”与“公民权利”的时候,慈善社会化才能实现。

 “一月普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慈心如月,善行如水,心行不二,水月同光。但愿这被开了光的“慈善卡”,能够真的成为一张“吉祥卡”。套用慈济功德会阐释“静思”二字的妙对,那就是:发行者“青山本无争”,持卡者“福田用心耕”。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