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市民议事厅:关爱独居老人,需社会合力建设长效护理机制

日期:2010/03/19|点击:15

对于温州市提出将在国内首次试点把5个经济强镇建成“镇级市”的说法,与网民颇多质疑不同的是,专家大都显得理性、表示支持,并普遍认为,让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城镇日益向城市化建设的方向靠拢,对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产生很大的帮助。

曾到温州做过多次调研的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徳米表示,温州这次提出的打造“镇级市”的概念,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尝试,与许多地方正在发生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是一致的。

“温州选择的这5个镇,经济发展都非常好。但是客观上,它们的发展还是有受制于现有行政架构的地方。”朱徳米表示,对于一个镇来说,许多权力往往被收归到上一级的县(市)政府,尤其突出的是空间规划权,这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如今温州所提出的“镇级市”概念,与当年我国开始发展开发区经济时一样,实质上是将一些权力,如财政和经济管理权、规划权、社会管理权等下放,这是值得尝试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拥有5万居民的地方,就已经是一个很像样的城市了。在我们国家,有10来万人口的城镇,可以说多如牛毛。”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告诉记者,在目前的中国,大多数人还认为“城市就该是大城市”。但事实上,在国际上,“市”不仅是一个行政级别的概念,而是对于在生活品质、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方式、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达到一定综合标准的人口聚居地的称呼。

陈建军表示,中国今后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建成更多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小城市,“镇级市”的出现,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至于有一些网友所提出的设立镇级市是“虚荣心作怪”的说法,陈建军表示,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这种做法是否能切实为当地百姓改善生活条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至于镇长改叫“市长”与否,并不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郁鸿胜表示,温州所提出的“镇级市”的概念,更多的是聚集地功能的提升。就过去的传统观点而言,镇,主要还是被看作农村概念上的居民聚集点。而“镇级市”的提出,则将镇的属性从农村改为了城市,更多地关注城镇的城市功能,这对于城市的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都会提出一个比较高的目标。

 “城市最大的功能是宜居。”郁鸿胜表示,要让“镇级市”的概念发挥积极效应,名字的变化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须在变革中加入现代城市理念。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强市和强镇就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一个地区,有了若干个这样的城市,整体的经济和生活水平都会得到长足的提升。而对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也都将带来帮助。(本报实习生叶松亭本报记者袁祺)

 

来源: 文汇报2010-03-19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