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香港与上海:“错位竞争”如何破题?

日期:2010/03/15|点击:14

关键字:收入分配,人民日报,劳动报酬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董克科,今天是2009124

《人民日报》123发表两篇文章:《干得多,能挣的多吗?》、《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报道称中国城乡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关话题,今天我们连线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社建,进行评述。

刘社建:对现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较低这个问题,是引起了一个非常广泛的关注。根据我们市拿到一个最新数据,2007年,劳动者的报酬份额只有39.74%这个数值,这个数值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最低。为什么劳动者的报酬份额这么低?这个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个,在经济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比如说我们现在主要是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这样一个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是相对较低,而这种投资过多挤占了劳动所得的一个利润,同时出口过多也是进一步加剧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也不利于劳动的报酬的提升。还有一个,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目前我们是第三产业发展不是特别的发达,影响了劳动报酬的一个提升。同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有一些政策性的因素……当前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也影响了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提升……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这可能也是释放一个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内容,偏重于如何提高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者报酬的这样相关的一个内容,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报酬份额。在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所得的份额,最关键的可能还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原来这种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主要是以消费拉动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中来,改变投资过多挤掉利润的情况,同时还是要努力地扩大就业,在扩大就业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公众的收入水平……(详细内容,欢迎收听音频)

新民网声明: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证实或赞成其描述

 

来源:新民网 2009-12-04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