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知识产权助力中国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日期:2010/02/05|点击:13

如果今年房价上涨速度明显低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应该被认为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房价面前,我的收入如此苍白无力。白领赵东明在网上一边工资,一边说,2009年,他就职的企业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使他的年薪增加10%,接近9万元。网友们说,这收入算可以了。不过,他看中的房子涨价超过30%,这使他的住房梦想更加遥远。

房价带来的无奈甚至怨愤,大多与房价涨幅远远超越收入有关。本刊记者近日走访观察到,高房价让普通群体,甚至中等收入人群难以承受。在以房产为门槛的财富拉力赛中,普通劳动者与投资者之间的收入鸿沟加速变宽。

房价上涨或许不是问题,拿什么去抵御高房价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房价涨幅是否被压制在居民收入涨幅之下,可成为从收入视角衡量楼市调控成效的指标。以此来看,解决高房价问题,需要控房价增收入并举。

房价收入比鸿沟

2009年初,长期无房的赵东明下决心买房,并看上了上海漕宝路的静安新城小区,这里到他所在公司有直达公交。小区以动迁居民为主,20095月上旬的房价在每平方米13000元左右,在同一区域已是相对较低的价格。

他看中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120万元。首付二成贷款购房,剩余房款申请公积金贷款加商业贷款各半,20年按揭,享受优惠利率,每月需还款5800元左右,占月收入一大半。以后没有积蓄,生活中出现需要重大支出的事情怎么办?但是如果不买,以后房价会不会更高呢?到20098月,赵东明发现,他的犹豫不决让他吃了大亏。他看上的房源单价已悄悄逼近15000元。3个月之内,仅新增的房价就已经让他两三年的积蓄泡汤

在房产中介真诚劝说下,他东拼西凑了首付款,办理贷款手续,出手买下一套140万元的二室户。与此同时,2009年,赵东明所在的公司效益明显回升,月收入有所增加,年终奖还发了一个大红包。他的年收入约有9万元了。但他明白:涨得再多,还是交给了开发商。当上了每月还贷5000多元的房奴后,赵东明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有事常叫个出租车,现在一般都是坐公交。至于朋友聚会、迎来送往,更是能不去就不去……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38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19811元,增长仅为4.8%。而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09年新建商品房成交价格为4695元/平方米,比2008年上涨近24%,其中商品住宅价格更上涨25%。两者涨幅相差之悬殊,可见一斑。

根据易居中国的测算,1996年~2008年期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5.57.5的区间波动,总体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已超过10甚至15

房产资本属性加剧收入差距

我国改革开放飞过海三十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举措。但近几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劳动所得偏少干得多却挣得少贫富差距悬殊等争议,引起越来越多关注。

而随着房价逐渐上涨、住房消费在居民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以及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逐步增加,房地产的购买力成为衡量财富持有及增值能力的重要标杆,不同人群对商品房承受能力的差距典型折射出收入差距。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平方米价格超过常人一年收入的豪宅依然不断有人趋之若鹜?为什么一个高档住宅项目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超过中西部地区一个县全年的工业产值?为什么一套住房对依靠体力、智力劳动创造财富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却难以承受?为什么房价在一个月之内的暴涨就足可使普通购房者一年的劳动收入灰飞烟灭?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及资本要素具有劳动所无法比拟的致富能力,房地产日益突出的资本属性决定了:越过门槛的有房者和被挡在门外的无房者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前者可能在楼市的追涨杀跌中不断增加资本储备和财富积累,而后者离一套仅作为消费品的住房所需的购买力都会越来越远。

这就如同跑马拉松。虽然运动员们是同时起步,但部分人途中被注入一剂名为房地产的合法兴奋剂,就会越跑越快;而部分仅凭体力坚持的运动员,落后幅度会越来越大,甚至久久无法跑至终点。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