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市国资委联合举办“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主办,上海市国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上海市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协办,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支持的“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会长汪同三研究员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的演讲中指出,20世纪以来连续5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的例子共有四个:一是战后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二是新加坡上世纪70年代崛起为四小龙之一;三是1992-96年,我国连续5年高增长,同时也带来了高通胀;四是2003-07年,我国又一次创造了高增长的奇迹。当时我们预测2008年经济增幅可能为10.6%,从而可打破持续高增长不超过5年的纪录。但2008年在年初的雪灾、“512震灾”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经济实际增长仅达9%。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转变为“保增长、调结构、控制通胀预期”。总体上看,2010年的情况要好于2009年,但蕴含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培林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题为《当前社会形势与新成长阶段》的演讲。他认为,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成长阶段”。对1978-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建国初期至今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对1949-2008年人口变化的分析研究表明,大众消费阶段已经到来,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了中期加速阶段,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凸现,我国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即将结束。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就业方面。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是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二是经济增长较快,但国内消费依然不振。原因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基尼系数为0.5左右,家庭消费率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医疗、教育成为两大生活负担;三是城乡社会阶层结构的巨大差别;四是主导未来消费的中产阶层力量不足。新阶段社会政策的选择是:一,初次分配中增加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收入的比重;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三,充实基础财政,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四加快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实行促进就业的投资政策;六,全面推进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社会体制改革;七,处理好住房消费这个突出的问题。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研究中心主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刘熀松研究员围绕“2010年中国股市分析预测”发表演讲。他认为,从本质上讲,股市是不可精确预测的。2009年的股市表现超出预期,原因之一是信贷投放大大超出预期,原因之二是重组力度和广度大大超出预期。但由于交易成本较高、大小非套现和内幕交易等原因,不少投资者还是没有赚到钱。他并用“五要素分析法”对2010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分析预测。一,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大,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及美国全面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启动。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超过美国。二,2010年中国股市中长期供求关系分析。从绝对供求关系来看,供给方有市价总值、流通市值、IPO、增发、配股、大小非减持、股指期货分流资金、交易成本,新增供给8亿元。但需求方(居民需求、机构需求、融资需求)不容乐观。从相对供求关系看,有证券化率、市价总值/M2、流通市值/居民储蓄存款金额这几个方面。三,2010年中国股市政策分析。2009年实施反周期股市政策,刺激了股市向上。2010年仍然可能实施反周期股市政策,压制股市上涨。四,2010年股市投资者情绪分析。投资者普遍看多,入市者不断增加。五,2010年股市技术分析。要密切关注支撑线。他的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2010年股市机会不大,并强调他的观点仅供参考。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翁华建博士在会上作题为《上海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的演讲。当前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阵痛期:第一,经济总量规模、增长速度的领先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第二,要素投入驱动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第三,人口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越来越大;第四,改善民生的“硬任务”越来越重。但同时,发展转型的目标等明确、路径更清晰、原则更坚定。上海发展转型的核心内涵是强化创新驱动。在服务业方面,重点是抓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两个中心)。在制造业方面,重点是抓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九大领域)。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带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其实是给了上海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总体政策框架,上海应该在此框架下与国家相关部委一同,对政策进行细化。九大领域采取市场化的项目、市场化的融资、市场化的机制,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总产值达到11000亿元,比2008年增加4500亿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在题为《2010年特大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问题》的演讲中指出,虽然2003年以来上海的房价不断上涨,但中国的人口变动趋势不支持房价的长期上涨。我国自1970年代以来,出现了快速的生育率下降,大约20年后我国人口总量将在达到15亿或略低于15亿的峰值后下降,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总量很可能少于上世纪末。人口总量(家庭数量)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将会减少对住房的居住需求。目前上海房市呈现价高量缩的现象,投资房产的租金回报率较低,年回报率不足2%。媒体报道我国大城市的住房空置率高,郊区尤其如此。目前房价高位运行,成交量萎缩,领导人讲话和政策趋势是要抑制投资性购房。通货膨胀固然会推高房价,但也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反过来对房市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预测今年房市前景不容乐观,投资房市需谨慎。
260多位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与会,部分还就几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