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从几年前政府开始推出的廉租房、经适房,到如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们提出的“公共租赁房”、“经济租赁房”、“限价房”……形形色色的“概念房”似乎仍然没法完全解决老百姓买房难的问题。老百姓到底能住得起什么样的房?政府该推出怎样的解决方案让人人住得上房呢?
从几年前政府开始推出的廉租房、经适房,到如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们提出的“公共租赁房”、“经济租赁房”、“限价房”……形形色色的“概念房”似乎仍然没法完全解决老百姓买房难的问题。老百姓到底能住得起什么样的房?政府该推出怎样的解决方案让人人住得上房呢?
哪些人群更需支持?
建议1:向“零平方米”族倾斜
在上海已工作了20多年的市人大代表张雄伟是一名农民工代表,作为一名户口目前已迁入上海的“新上海人”,他仍然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张雄伟说,“在收入条件上,我们已超过了申请标准,但在住房条件上,我们这些‘新上海人’简直就是‘零平方米’一族。 ”
张雄伟说,现在的政策是否能给作为城市中坚力量的 “零平方米”一族多点倾斜呢?否则就算引进了外地的人才,高房价也留不住这些人。
建议2:降低郊区房价
“上海的住房不但普通老百姓买不起,精英也买不起。 ”市人大代表、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介绍,就虹桥地区而言,即便是老工房,
辛丽丽认为,目前,住房难已经成为上海吸引、留住优秀舞蹈人才的“拦路虎”。上海可采取新加坡模式,市中心房价可以高一些,郊区的房价应该适当降低,让更多市民根据自己的实力购买适合自己的住房。
建议3:盼政府良策抑制房价
“80后”的市人大代表浦栋麟说:自己和爱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如今上海大多数这样的小夫妻都是依靠两家人现有资源的整合,再进行一定的贷款,购买一套住房。如果是一个外地在上海就业的“80后”,短期内根本无法负担这么高的房价。浦栋麟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抑制房价增长的更好政策。
如何缓解购房难题?
建议1:加大旧房改造力度
“老娘舅”柏万青表示,从柏万青白领沙龙了解以及《老娘舅》节目中看到,不少家庭矛盾都是由房子引起的,现在推出各种类型的房子其实都无益于大多数“夹心层”。“青年人结婚要求单独有房,没有房贷,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这种观念不仅造成买房难题,也出现了更多的空巢老人。”柏万青呼吁青年人在转变这种观念的同时,更希望政府对旧房改造的力度要加大。
柏万青说,她住的房子就是一套两家合用煤卫的房子,由于另一家将房子群租出去,她每天要和五六个人同时合用煤卫,非常不方便。“如果我能承受高房价,我也想另买一套改善居住条件。”柏万青说,“如果政府能加大力度对这样的老式住房进行改善,这部分人就会安心住下,买房的需求就减少了很大一块。 ”
建议2:白领精英租房起步
没有财力和经济基础的年轻人,需要从租房开始。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卢汉龙表示,现在,政府需要多条渠道引导市民改变居住房的理念。
按照联合国的理念,每个人都要有住房。目前,上海七成居民有自有产权房,这个比例相当高。我国自有产权房比例高,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房屋商品化,大量国有存量房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市民。在国外,大部分人都习惯租赁房屋,甚至祖孙三代持续租一套房,很少人有自有产权房。
卢汉龙建议,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引导,外地引进的白领、精英需要改变居住条件,可以从租房开始,政府应该加大租赁房的比例,让更多人租到适合的房子。
如何抑制房价高涨?
建议1:给土地拍卖设限
“再过三五个月,我相信上海的房价会有理性的回落。 ”市人大代表、亚龙集团董事长张文荣说。明年,上海将有一部分平价房投放市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买到、买得起平价房。
他建议政府部门进行土地拍卖时,不能以价格高低作为唯一标准,应该在其他方面对土地拍卖进行限定,如在拍卖时不仅要亮出自己的价格,还应该公示各企业对拍卖土地的详细规划,包括小区的设计方案、商品房预计销售价格、小区品质等,接受社会监督。
建议2:国企不应炒商品房
市人大代表卢汉龙则认为,市民对房屋还是有一定的需求,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房价还会持续高位。去年,卢汉龙对全国各地的“地王”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很多拍得“地王”的房地产开发商有国企背景。卢汉龙呼吁道,有国有企业背景的房地产开放商更应关注经济适用房,而不应该参与商业住房的炒作。
建议3:禁止开发商“跳价”
“我们律所里的小白领们收入不差,可还是‘夹心层’,最实际的解决措施就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昨天,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会长刘正东提交了一份书面意见,建议尽快明确普通商品住房的套型标准,并明确规定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比例不低于50%。根据广大“夹心层”们的反映,他表示“定在
“开放商根据市场反映,会临时‘跳价’。”刘正东代表专门在书面意见中建议对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销售进行“价格监管”——开发商在申请销售时应明确定价,且 “一房一价”,一旦核准销售,原则上不允许擅自调价。(孔同 杨玉红等)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