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交委主任黄融回应最近出行热点话题
市人大代表建议,因轨交故障上班迟到,运营单位必须提供证明。
昨天,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告诉记者,将采取多项措施缓解世博交通方面的压力。他同时透露,今后轨交如果再发生事故,考虑以发送短信方式告知还没进站的乘客。
世博期间车辆限行
尚未定是否按照尾号限行
市人大代表、杨浦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曹国强建议,除特殊公务车外,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停驶一天。“比如周一就是尾号0和6的停驶,周二是尾号1和7的停驶,以此类推。”曹国强说。
对此建议,黄融回应说,世博会期间的确会封存部分公务车,以体现政府在疏解交通方面的努力。“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如果封存25%的公务车的话,那上海目前道路上的车流量将减少7%左右。”
但是,世博会期间封存公务车的具体数量,以及采用哪种方式,例如是否按照牌照尾号来限驶,目前还没有确定。
此外,为减少轨交的压力,公交部门拟增开一些与轨交线路并行的公交线路,黄融透露,增开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轨交6号和8号线沿线。轨交事故告知
用短信告知还没进站乘客
记者还注意到,在人大代表的书面意见中,有代表专门提到轨交故障的信息告知。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顾肖荣提出了关于修订《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议案。
顾肖荣代表建议:列车因故延误3分钟以上,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应当通过车厢内设置的扩音设备将有关情况告知乘客;因故延误15分钟以上,还应当通过车站内设置的扩音设备、电子公告设备等将有关情况告知正在车站内候车的乘客;因故延误30分钟以上,除履行上述告知义务外,还应当在15分钟内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向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居民告知有关情况。
在条例中,虽然规定有轨交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退票,但对于因此造成上班迟到等不利后果,却没有规定必须提供道歉信等故障证明。对此,顾肖荣建议增加这一内容。针对此前曾出现过乘客索要道歉信造成滞留的情况,他建议,运营单位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轨交故障信息的,有关告知应与轨交故障证明具有同等效力。
对此,黄融告诉记者,一方面,将尽可能地减少延误、停运15分钟以上的地铁事故,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将尽快告知乘客。目前,申通集团正在抓紧布置信息网系统。“我们考虑不仅要告知发生事故的地铁线路乘客,还要告诉相关联线路的其他乘客。”黄融说,例如如果轨交1号线发生事故,那么正在轨交3号线车站候车的乘客也能通过显示屏或其他方式获悉相关信息。
“我们甚至还考虑,如果发生事故,有关单位将以发送短信方式告知还没进站的乘客,比如走到离车站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