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支持非学科类兴趣拓展
昨天,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部分学校将校舍出租出借后,也带来了任意侵占校舍资源、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与秩序等诸多问题。此外,学校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机构举办学科辅导班,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于是,本市部分区县大力推进“退租还教”工作,清理“校中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徐汇区“退租还教”后,多年被挪作他用的校舍收回,一些校园周边的环境变得更优美、更整洁了。不少学校借机调整校舍布局、增添素质教育设施,如将收回的校舍改建成乒乓房、健身房、阅览室,这些昔日的出租门店,现在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场地。一些区县清理校外教育机构举办的学科辅导班,也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
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该负责人也表示,可能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有关青少年活动中心性质的认定,以及是否能容纳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科类兴趣拓展班,各方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斟酌和商榷。不过,他认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对于学生非学科类兴趣的拓展应该支持。
专家:兴趣班怎能“一赶了之”
学校“退租还教”后,教学环境得以改善,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家长对此也非常拥护。
目前,本市一些区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都在陆续清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对此,家长李蓉也有自己的想法,“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学校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搞学科补习,或租给商铺搞赢利性创收,确实该禁,但孩子正当的兴趣培养也该禁吗? ”
一方面家长在抱怨孩子兴趣拓展没有去处,在外上课“打游击”不方便、价钱又贵;另一方面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的教学资源却闲置。校外活动机构是孩子们最好的活动场所,如果也将孩子拒之门外,家长普遍感觉可惜。
“在政府做了这么多改进举措的同时,对于这些社会力量办学,是否该区别对待,‘一关了之’、‘一赶了之’也将面临不少后续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表示,这个问题要区别对待,一方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清理不合理补课;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减负而“因噎废食”,不能搞“一刀切”,在闲暇时间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素质拓展很有必要,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场所。
杨雄建议,不妨绘制一幅活动场所的“信息雷达图”,对本市各个区青少年闲暇活动场所做一次排查摸底,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普及艺术、科技等教育,仅靠校内、外教育机构不行,仅靠社会力量也不行,应该统筹协调,让大多数的未成年人受益,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晚报记者 钱钰 报道)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