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上海服务业与制造业税负成本相差很大
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
当务之急是落实19号文件
俞正声指出,国务院19号文件政策含金量大,很多方面有实质性突破,当务之急仍然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方面,对现有政策落实情况要进行梳理、评估和分类。对已经取得突破的政策,要进一步扩大战果、放大政策效应;对那些初步具备实施条件、各部门达成一致的政策,要抓紧落实落地。另一方面,要主动思考、深化研究。对一些属于探索性、各方观点尚存分歧的政策,要主动加强研究,针对难点问题,积极想办法,形成可行性思路和方案,努力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全市各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合作,不推诿、不避难,建立健全滚动推进的落实机制,特别是要制定好明年需要落实的重要事项和工作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督办、有评估,扎扎实实、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
俞正声强调,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准确把握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研究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管制、税制、体制和法制等瓶颈问题,探索新的具有制度突破意义的政策,为服务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制度创新空间。比如,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方面,要研究和关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功能性总部成为其区域管理运营重要平台、一系列贸易新方式和新业态相继催生等。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外高桥[16.18 -0.43%]保税区的作用,并根据新形势,进一步研究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探讨建立“离岸国际贸易示范区”的可能性,使上海逐步向依托本国进出口贸易与全球离岸“三角贸易”并举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转变。比如,研究制定激励服务业发展的税制和税收政策。目前现代服务业出现了专业化分工精细化、与制造业融合等新趋势,我国现行的服务业税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同样,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企业母体中分离和独立出来,也面临较高的税务成本。为此,要认真研究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措施和政策,积极争取在上海先行先试。还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依赖,也与传统的服务业、基础工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措施,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生活环境,切实增强上海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税制是服务业发展障碍”
“俞书记的这番话道出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正确方向。”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比例偏低,但实际上这里面有统计口径的问题。”
此外,服务业目前在生产要素资源获得方面的成本也高于制造业,比如拿地成本就远高于制造业,而融资方面就比制造业困难。而土地成本应该因区位不同而不同,不应因行业不同而有差异。而融资方面,由于没有固定投资作为抵押,服务业贷款一直比较困难,
“离岸国际贸易示范区的观念还是非常超前的。”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