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上海部分超市仍在消化食用油库存未涨价

日期:2009/12/10|点击:12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既定安排,今天将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月度新闻发布会,公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工业品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数据。昨天,接受晨报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11CPI能否转正仍存在变数,但温和回升态势已成定局。

通胀究竟来了没有?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就这一话题向百余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认为目前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还未到来;认为目前正处于通胀中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占33%11%的受访者认为通胀还很遥远。

疑问一:通胀究竟是否到来?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今年6月,他公开呼吁要警惕、预防通胀。但当时CPI还是负值,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王泠一认为,虽然目前一些生活必需品出现涨价,但这是季节性所致,并不是通胀信号。他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还是应该用“冷”来形容,不如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乐观。

疑问二:通胀究竟何时到来?

央视《经济半小时》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将在明年下半年甚至后年才会降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近期不会出现通胀。但随着经济加速上行,CPI上行的压力也会增加,未来三五年的通胀压力将比明年更大。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权衡认为,明年通胀来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在明年面临调整。

疑问三:通胀的诱因是什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都开动印钞机,导致通胀的阴影难以消退。在经济学家看来,什么是通胀加速来临的诱因?

成思危认为,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货币进入股市、楼市时,可能一时看不到实体经济的通胀,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货币能力减弱,通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今年的货币发行数量巨大,前10个月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这相当于购买力增长了30%左右,而GDP的增长大概只有8%左右,两厢对比,总需求已远超总供给。

疑问四:房价何时计入CPI

通胀时代,多数人都倾向投资房产来保值增值。然而,在房价越来越占据家庭支出重要地位时,房价却始终无缘计入CPI,这让CPI显得不够客观、真实。

王泠一认为,短期内房价计入CPI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依然希望这种变化早日发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房子作为福利而不是商品存在,因此CPI的构成要素中只有房租而没有房价,但是现状不同了,房价已成为老百姓生活支出的大头,理应计入CPI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把房租和房价更大比重地纳入CPI,有利于控制房价的上涨。”

[专家观点]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王泠一博士:11CPI仍维持负值,因为目前与CPI密切相关的常规物价指数并未普涨。预计明年初CPI会转正,全年CPI会持续平稳,进入三四季度后,通胀才可能重新抬头。

●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按9%左右的经济增速,3%-5%CPI涨幅,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就业等角度,都是能够容忍的。而9%的增长与3%CPI涨幅搭配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在经济复苏的推动下,11CPI同比转正应无悬念。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11CPI继续回升,可能转正,但将保持温和态势;如果明年全年信贷6万亿-7万亿元,则全年CPI应可保持在2.5%以内;如果达到9万亿-10万亿元,则可能突破2.5%。预计明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全年可能在6-9月间第一次加息,也可能完全不加息。作者:李芹 方超

 

来源:新闻晨报-东方网 2009121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