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文名】 马驰;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学习与探索, Study & Explor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1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文艺批评;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又要求将一切社会存在及其现实关系放到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来加以认识说明,而这个社会系统最终又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这个基础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始终贯穿着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方法,这甚至是比那些具体的理论观点本身更重要、也更值得重视的,它可以超越时代,具有永久的启示意义。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引发了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乃至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时代的前进使人面临着一种问题转换:知识分子的使命不仅要抨击守旧意识,为改革鼓与呼,而且要从价值层面对现代化的方向、后果或伴生现象加以监督,作社会公正的发言人、精神和文化的守护者。由此,马克思主义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它的批判理论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又是一种批判理论,恢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批判力量,抵制当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各种虚假意识形态的泛滥,是理论工作者应当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在"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专栏之下推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批评"专题讨论文章,期望能为中国文论建设贡献智慧。
现代_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启迪.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