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专著

凌耀初主编《上海郊区年度发展报告(2007-2008)》

日期:2009/04/13|点击:571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主    编: 凌耀初

内容简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上海的郊区不再依靠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的崛起为郊区的经济提供新的支柱。本书分析了郊区农民的创业就业状况、收入增收状况、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养老事业发展状况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最具活力的地区:2007年上海郊区经济发展分析

第二章 上海郊区工区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三章 上海郊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四章 上海财政性农业投入现状与展望

第五章 上海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六章 上海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七章 上海郊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八章 上海郊区农民和城镇居民创业及就业现状与展望

第九章 上海郊区农民收入增收现状与展望

第十章 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十一章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与农村居民点改造现状与展望

第十二章 上海郊区社区公共服务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展望

第十三章 上海郊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展望

第十四章 上海郊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十五章 上海郊区养老事业现状与展望

作者简介  

凌耀初,1957223出生,上海市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学术专长: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等。

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结构与机制》、《上海市城市供水水质行动计划评估报告》等8部。主要论文有《欧美农业政策比较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政策》、《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上海推进“三个集中”的政策与法律环境研究》、《农村初歩工业化以后的农民生活》、《商业经济与城郊土地的商业化经营》等60余篇。

前言

郊区是城乡高度融合的地区,是城市发展的未来空间。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任何大城市,不论其发达与否都离不开郊区的健康发展。而且,分散、多中心和居住郊区化是当代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上世纪60年代以后是美国城市化的高潮,美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房子,依赖小汽车往返于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7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土地价格差距拉大,第三产业在郊区兴起,大规模的商业服务落户郊区,兼具就业、商务、交通、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郊区边缘城市发展起来了。目前,郊区已成为美国大城市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地区。

我国的郊区起始上世纪50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克服经济凋敝、物资匮乏的困难,保障大城市居民的鲜活农产品供应,我国学习前苏联模式,在直辖市和几乎所有省会级大城市周边划定了若干县为郊区。

上海郊区的发展走过了60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郊区的经济功能主要是为中心城市生产农副产品。80年代至90年,郊区逐步发展成为上海的四大基地:一是城市大工业的扩散基地;二是鲜活副食品的生产基地;三是出口创汇基地;四是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90年代以前,上海郊区还是我国首先富裕起来的主要地区之一,上海等特大城市郊区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型、网络型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9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取得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上海郊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7年,全市第二产业的47.7%,第三产业的35.2%来自郊区,上海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继续位居全国前列。60年来,上海郊区的发展为维护和促进上海城市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伴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逐步建成,上海郊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城市组合式布局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现代化的农副食品生产基地、市民休闲度假基地和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延伸地区的重要地位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为跟踪、分析和判断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特征和变化趋势,掌握郊区有关区县在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积极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明确未来上海郊区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从2005年开始,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开始筹备组织和编撰《上海郊区年度发展报告》。以后,筹备计划得到了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区县处李志伟处长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同时,本项研究工作也成为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区县处的一项重要年度工作。在区县处的积极努力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得到了上海市发改委的经济资助。从20078月起,双方合作开始了2008年郊区发展报告的编撰工作。在区县处彭再德副处长和刘映芳的指导下,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我们完成了郊区发展报告的撰写工作。

根据地域统计口径,本报告所指上海郊区包括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金山区、崇明县等八区一县。2008年的郊区发展报告由“最具活力的地区:2007年上海郊区经济发展分析”和14个分报告组成,内容涉及郊区工业、服务业、农业、财政性农业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旅游业、城镇居民就业、郊区文化产业、农村居民点改造、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农村医疗、郊区教育,以及老龄化时代的农村养老问题等。上海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17名科研骨干参与了本报告的研究和写作。参与写作和调研的还有市委党校季学明研究员、市农委宋壮源处长、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单文豪处长等。

我们对所有为完成本课题作出贡献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感谢。

凌耀初

                                                          2008328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