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在演讲中指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推动下,中国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框架开始显示其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世界经济失衡更增强了中国与东盟发展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北部湾经济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站到了国家战略的最前沿。加快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就是北部湾地区应对世界经济失衡、防范市场风险、实现“10+1”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开发,就是以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来增强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国务院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表明,北部湾经济区是促进大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完善中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国内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加快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是全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新布局的需要,是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新增长极。
王荣华还指出,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长三角区域发展经验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北部湾经济区与长三角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前者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后者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并且开始向后工业化即以服务经济为主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优势的互补,借鉴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注意避免其不足和教训,是北部湾和长三角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北部湾地区可以吸收与借鉴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某些成功经验,从而缩短地区一体化的磨合过程,较快地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北部湾地区应注意避免长三角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弯路和教训。
王荣华最后分析了北海市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地位及其对于整个北部湾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所具有的至关重要意义。王荣华院长认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北海市与东盟直通的地缘优势,中国—东盟战略合作进程也为北海市提供了全方位开放的主平台,其战略机遇空前凸现;北海市兼有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区域合作的双重政策优势,拥有海、滩、湾等自然优势资源,必将成为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大西南地区主要通道的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广西最早和唯一的国家级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位居北部湾和广西南宁-柳州-桂林轴心带的结合部,又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人文资源,完全可能吸引大规模的资金流和人才流,应当成为整个广西后来居上的战略捷径和突破口。从国家战略的要求来看,北海市的发展需要三大战略抓手,一是“东联长、珠”,即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全面合作;二是重塑“海韵湾区”,打造国际化海韵湾区的综合功能。三是“标杆意识”,盯住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东深圳特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时转化其成功经验,实现跨越发展。
来自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和我国的6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海内外部分著名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者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沟通、合作、繁荣”的主题,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确定性背景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的重点难点和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院科研处处长权衡、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花建、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王健等也参加了本次论坛。院城市化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接受了广西电视台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