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引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结合运用的革命。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要素。
有关统计表明,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美国《时代》周刊预言: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革命性的市场投放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后到来,到21世纪中叶,当生物经济进入成熟阶段时,生物应用技术将渗透到我们生活中许多与生物无关的角落。不久的将来,生物经济将10倍于信息经济。
有远见的国家已经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并纷纷开始部署和落实发展规划。如美国已确立生物与医药产业为新的增长点,投入生物技术的研发费用高达380多亿美元;英国政府于2005年宣布,在未来三年里将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10亿英磅,以维持英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日本提出了“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口号,制定了十年生命科学研究计划,出台了“创造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欧盟于2002年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费用达175亿欧元,计划用十年的时间超过美国。因此,我们对生物技术革命的影响,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准确进行战略规划,正确宣传和引导,并以市场为导向,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从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努力改善群众健康状况显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全民健康工程作为一项与13亿人口密切相关的产业,产业规模巨大,仅医疗服务一项,年销售收入已经接近7000亿元,而且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健康产业的内涵也因生物技术的突破而不断扩展。比如,在动物身上进行人体器官培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可编程的生物零件将能制造出传统化学手段无法制造的药物和目前造价高昂的药物;此外,通过基因研究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将得到更有效的防治,从而诞生了新的一门医学—预测医学。
预测医学的出现应当归功于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人类基因组学。这项学科被称为生物学界的“登月计划”,全面测量了人类基因,并找出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积累了巨大的人类基因数据库。相信通过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人类最终可能揭示所有疾病在基因上的表现。到那个时候,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辅助诊断,用基因诱变来进行疾病治疗。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卫报》
目前正在悄然升温的基因检测是预测医学的基本手段之一。近年来上海联合基因科技集团已开始运用基因检测开展疾病预测工作。它的基本方法是借助基因芯片等技术寻找受检测者体内隐藏的缺陷基因(疾病易感基因),这种缺陷基因就好象是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引爆”,形成疾病。如果能够及早检测到这些定时炸弹,我们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直接的医学干预,或及早改变生活习惯,避开可能“引爆”缺陷基因的条件,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从整个健康产业看,基因检测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关键的一小部分,它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医疗产业的形态,也将改变整个健康产业的形态。随着基因检测的推广,一个新的健康概念—个人健康规划被提出来了,因为我们将有可能实现根据个人自身基因及其表达的情况,为自己定制一个健康规划。那时,人们将不再是被动地治疗疾病,而是主动地根据自身情况规划自己的健康人生。
健康规划从优生开始。它通过检测父本和母本的基因情况,指导人们如何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生。人从出生时开始,就可以定期进行基因检测,找出遗传性的和非遗传性的疾病的相关基因,并积极预防。保健不再为中老年人专有,而是从婴儿开始。同时,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检测每个病人对何种药物较为敏感,而何种药物对该病人没有效果,从而改变临床医学上常见的“以人试药”的尴尬,这就是个性化的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用药指导。
为此,去年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设立《中国人口健康基因检测科学社会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开展基因检测工作,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生物医学界专家推测:基因检测及其相关产业将会形成100亿元的市场,成为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带动健康产业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从几年前开始推广基因检测工作,2005年已经有500多万人次接受了基因检测,创造了30亿美元的产值。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因检测工作也在迅速升温。中国的工作基本上和发达国家同步,这也印证了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生物经济高峰论坛中专家们提到的一个观点:生物技术是所有高科技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一个领域,中国可能成为正在兴起的生物经济的世界中心之一。
中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拥有最丰富多样的人类遗传资源,通过基因检测在全国范围的推广,还可以极大的丰富我们的基因数据库,不仅能大大推进预测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我们在新一轮生物技术的竞争中尽早占据制高点。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为抢占制高点,总企图掠夺其他国家的基因资源,进而达到商业或政治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基因殖民主义”。例如,2001年美国塞莱拉公司就开始了大规模攫取我国基因资源的行动,他们在上海收购了测序公司95%的股分,并公开表示:获得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对该公司攫取遗传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其具体行动就是大肆采集中国人的血样,幸而被中央发觉而制止。所以我们应尽快建立并丰富自己的基因数据库。
上海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生物医学人才和企业。上海也是国内最先开展基因检测的地区之一,基因检测的技术及其市场化、产业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政府应当大力扶持这项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上海生物技术的发展,保持上海在生物经济时代到来时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上海的群众预防保健工作,整体提升上海居民的健康水平,为上海市构建亚洲医疗中心的计划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中国优生优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