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王周生:真实的民工文学作品才能震撼人心

日期:2007/08/03|点击:202

    主题为“城市文化的公共性——资源·参与·共享”的“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城市文化论坛”2007上海年会,经过与会学者、专家们三天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后,9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闭幕。

    9月7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四城市文化论坛年会,吸引了来自四城市的数十位知名文化学者、专家和政府文化工作者参加。在三天的会议中,四城市文化论坛着重研讨了“城市文化的公共性:理论与实践”、“社区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文化基金的公共文化功能”等议题,并设置有四城市“城市文化录像片展播”、“海报展及参展海报评选”等环节。四城市代表就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反思、四城市公共文化的内涵及潜力、公共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政府与民间团体在公共文化中的作用等论题进行了交流。会上,深圳代表、市文化局负责人提交了《完善公共文化政策,促进城市文化公共性发展》的书面发言。文章认为,公共文化政策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本身是镶嵌在公共文化政策里的,它构成了公共文化政策的内在属性。近年来,公共政策及其公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原因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对公民社会的呼唤,都使得“公共性”问题迅速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对文化公共性的强调,它弱化了过去文化发展的教化功能与色彩,逐步演变为一种普遍的要求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权利诉求。作为这种文化权利诉求的一种应对,建立和完善体现社会公众文化利益的公共文化政策,开始在政府和社会层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进。就此而言,公共文化政策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提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还大致介绍了深圳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系列公共文化政策建设、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城市文化论坛”创立于1997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9届(2006年间断),每年在四城市轮流举办。城市文化论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研讨,由各城市的主办单位邀请不同领域的知名艺术家、文化研究者、政府官员、文化企业家等代表参加,并特邀媒体及其他城市观察员参会。经过10年的运作,城市文化论坛已成为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平台,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民间主导、各方参与的城市文化交流平台。
 


    来源:《深圳商报》,2007年9月10日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