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者指出,《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内容十分丰富,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20余年间,江泽民同志在从一位部委级干部成长为合格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这一历程中的许多重要实际工作和重大理论思考,一方面也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凝结着知识界、学术界、理论界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学习《江泽民文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党中央在领导我国实现历史性的经济社会顺利转型过程中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作的艰辛思索和积极回应。
与会者特别强调江泽民同志的两个重大贡献,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改革开放的地位,二是开创了富有建设性的思想理论体系。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中国改革、发展、更加现代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共同愿望,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意识形态主张上的根本性转变,充分表明我们党基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彻底否定,对中国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全球化挑战下促进中国进一步开放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和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整套公共社会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先进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系统的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原则。
与会者认为,《江泽民文选》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但这种总结不是理论探索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江泽民文选》为我们留下来的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宽广的理论空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了内外各种干扰,实现了国力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矛盾也在不断发展,而党中央“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创造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思路也随着国内外矛盾的发展逐渐成型。从国内来看,中央领导人对“三农”、医疗、教育、廉政建设、保障人权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初步具备了解决这些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的基本思想、物质和文化条件,中央决策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鼓励全党继续努力破解群众意见仍然较大的一些问题。如何妥善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需要中央决策层集中全党智慧,发动和依靠理论界的力量进行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
与会者认为,江泽民同志一向重视理论工作,对理论工作有很多重要论述。早在
与会者认为,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学习借鉴江泽民同志理论思维的鲜明特色: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擅长两点论分析方法,善于引进先进文化理念,喜好运用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乐于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具体来看,“知识分子”、“学习”和“创新”这三个关键词在《江泽民文选》中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作为一位比较典型的知识型、学习型领袖,他顺应时代的要求,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负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实现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精神,勇于承担理论创新的责任,科学处理好认识和实践、认识和再认识、认识和政治责任的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学识和力量。
江泽民同志曾于1988年9月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身份参加上海社科院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理论创新适应改革需要、加强应用研究为振兴上海做出贡献、搞好社会科学工作的自身改革,并要求全社会都要来扶持社会科学事业。在社科院建院4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还为上海社科院题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与会者表示,我们要结合社科院的事业发展和社科研究人员的工作实践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用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服务于上海和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