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止静在报告中深入分析和解读了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指出与过去相比,文化体制改革呈现出五大方面突破:1.不仅仅把文化看作上层建筑,而是承认文化在具有公益性的同时还具有商品属性;2.政府明确自身定位,实行管办分离,在发展文化市场的同时培育和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3.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条件地转为企业;4.转企的事业单位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进一步进行股份制改造;5.允许并鼓励非公经济进入文化领域,同时制定大量的配套政策。张止静结合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谈到,上海在文化体制领域中已经完成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管办分离”,行业协会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渐形成,事业单位转企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她在报告中指出,改革的经验表明,上海文化体制改革中关于事业单位转企的内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不仅需要文化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群策群力,更需要突破一些政策瓶颈。
张止静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我院专家在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设计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希望社科院专家能够进一步深入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发挥社科院作为市委、市府智库的作用。
中心组成员在听取张止静报告后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张止静参加了讨论,回答了一些问题,并希望社科院专家对有些问题作深入研究。最后,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总结指出,深刻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需要更深入地学习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一方面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效果,另一方面对我们自己的改革认真总结、系统反思,并在下一步改革中充分借鉴兄弟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