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社青年说㉑ |邹利娟:以青春之我,融入新时代青春之事业

  编者按:“尚社青年说”系列推文摘自《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该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员青年征文集,生动展现了我院青年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尚社青年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正在书写新的精彩。

作者简介

  邹利娟,中共党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办职员、辅导员。

以青春之我,融入新时代青春之事业

  “东方美先生曾说:‘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对我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将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他们,都是我心灵的后裔。”这是齐邦媛在《巨流河》中对文学、教育以及家国至深情怀的流露,也道出了我从2018年7月应届毕业进入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作以来所坚守的一份热情与理想。这份热情来自挥洒青春汗水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这份理想关于培养青年人才接力建设伟大祖国。

  进入研究生院工作后,我同时负责学生工作与学位工作等行政工作,虽然两部分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打交道。在这方天地里,我看到过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时对未来憧憬的喜悦,也看到过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我办公室潸然泪下的痛苦,见到过父母因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脸上密布的愁云,亦看到过学生因学位论文出现问题时的焦灼。我曾无数次想,我何其有幸能直面如此多真实的心灵,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把我的所思、所想与他们分享,或宽慰,或安抚,或倾听,以己之力“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然而,我又深知在幸运的背后,只有更加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他们的喜悦、困惑或者痛苦带去哪怕一丝丝陪伴的温情,便是找寻的生命之意义。

作为2018级辅导员,我努力贴近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服务。通过拓宽交流渠道,线上和线下的沟通齐头并进,创造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平时下班后,也经常会有学生在微信上询问各种问题,只要看到的时候,我总会及时回复,手机永远处于开机状态,以应对任何突发事件。在跟学生沟通的时候,我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用自己尚浅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惑。曾有一位2018级学生跟我说,辅导员是存在感很弱的一个群体,我却不以为然。思政工作,很难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而是一种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在春风化雨般的指引下为“立德树人”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那些喧嚣与躁动赋予平实和静穆,“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我想,这便是丰子恺说的“大人格”。作为一名普通的思政工作者,对于此种人格与人生,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与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定位有些不同,学位工作不仅面向学生,还面向各研究所学秘、导师,以及对接其他高校学位办和市学位办。另外,学位工作具有非常明确、严格的时间节点,在整个研究生学业生涯的尾端,却是对3年学业最有效的试金石。今年,教育部提出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学位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从开题报告、预答辩、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审以及到最后的答辩,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流程。平时,学位办积极为学生开展论文指导的讲座,督促学生认真撰写学位论文。在2019年应届毕业生来提交学位论文查重稿和送审稿的时候,我会加班加点为他们检查有无格式错误,以保证论文最基本的质量。学位办严格的要求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在学生的学位论文盲审评议表返回之后,我一一查阅,仔细分析,及时反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相关学位申请工作。

加班是常有的事,每天往返于拥挤的9号线,在来回的地铁上,我不仅要反思今日的不足,还要未雨绸缪。有时非常疲惫,在摇晃的车厢里,看着拥挤的人们面无表情的脸庞,我想着庞德的《在地铁车站》,这些脸庞,或暗淡、或明媚,我突然有种庄生晓梦的须臾抽离。也曾想,远离故乡的安稳,留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在疲惫里来回奔波的意义何在。但当我看到学生脸上的笑意盈盈,当我听到学生向我敞开一颗柔软的内心,两个灵魂在对话之时,我便早已知晓如此奋进的意义,即是“把小我融入大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工作岗位上,我个人作为青年中的一员,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每天面对这群可爱的青年学生,也面临引导青年提高本领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真的是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不管如何,我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