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⑤】刘春、王艳云:全力推进上海全球电影创制中心建设

日期:2025/11/13|点击:11

编者的话

923日,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暨2025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举行。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和上海两会的指定选送书目,为把握上海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权威参考。

2025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共7本,聚焦上海文化领域核心议题,涵盖文学、文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电影产业、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七大板块,研究领域内热点和重点问题,预测、展望上海文化发展中的新趋势、新特征,研究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

其中,《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5)》聚焦“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25)》紧扣“创意写作在上海”主题,《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5)》聚焦“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25)》聚焦“社会大美育”,《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5)》聚焦“全力推进上海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梳理做法、总结经验,结合案例提出相关建议。院党委宣传部联合上海宣传通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上述蓝皮书编辑团队撰文,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上海电影积极助力《“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围绕“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的发展定位,全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进一步完善提升“1+3+X”的影视产业格局,进一步加强以电影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流,全力提高上海电影品牌活力。《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的提出和实施,为上海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上海电影在出品质量、市场建设、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进一步擦亮了“上海电影”金字招牌,彰显了新时代上海电影高质量创作的蓬勃生机。

在时代书写中折射上海电影的人民情怀

创作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不同题材展现现实主义创作的多重路径。例如,《逆行人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影片,细描“小人物”的奋斗图谱,在关注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的同时,以温暖为主基调,表现人对真善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狗阵》等取材于社会新闻的影片,在深刻揭露批评社会问题的同时,用社会进步、人间温情抚慰伤痛;《孤星计划》《解密》等新主流影片,则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融入家国叙事,突出爱国情怀和历史进步。此外,上海纪录片也表现突出,《里斯本丸沉没》《一和多》《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上海少女”的三十年》等影片,充分展示了纪录电影坚持题材多样、艺术创新的良好态势。

类型细化多元融合,“上海出品”推陈出新

类型电影仍是上海院线供给的主体,喜剧、犯罪与爱情仍是当前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重心,且在对口碑与票房的反思中不断前行。其中,喜剧虽在类型创作中占比居前,但类似《飞驰人生2》这样能够形成较大市场影响力或引起文化关注的头部影片仍显不足,中小成本喜剧电影内容探索仍待加强。犯罪电影的案件类型更加细分,“家庭犯罪”题材占比过半,且更加关注案件背后的成因分析及其社会影响。爱情电影占比最高,常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网络小说改编之外,受“想象力消费”影响,许多影片尝试二次元、奇幻、科幻、玄幻等元素与爱情类型的多元融合,试图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但在观众对爱情电影观影热情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中,高口碑、高票房的头部影片依然稀缺。

“新人新作”发新声,多元合力展新貌

“求新”始终是上海电影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上海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通过新导演、新故事、新技术、新风格等众多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邵艺辉导演的第二部长片《好东西》,以对两性话题轻松幽默又不乏深度的探讨,延续了其前作的良好口碑并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

这一并非个案的典型示例,充分展现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上影集团“新人新作”计划等机制对新人导演的大力扶植。《出走的决心》《乔妍的心事》等多部力作,用颇具导演独特风格的视听语言,对当下文化热点关注的女性议题作出深入剖析。《走走停停》《带彩球的帐篷》《冰下的鱼》等艺术电影,在观照社会现实和发扬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突出了题材和表现风格的地域色彩。此外,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戏曲电影《锁麟囊》、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大雨》、奇幻儿童电影《来自汪星的你》等,都在艺术表达探索、电影技术创新、美学风格引导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

合拍片也成绩斐然。其中,以“沪港合拍”最为瞩目,涉及黑帮、犯罪、灾难、爱情等多种类型,从贫民窟、毒品、犯罪、疾病等“小切口”现实议题入手,呈现出不同艺术风格的视觉盛宴,创作出《九龙城寨之围城》《焚城》《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口碑票房佳作。

总体而言,上海作为电影之城,展现出其应有的使命担当,在电影创作中紧扣新时代脉搏,坚持人民立场,对电影的主题与形式进行了多维度的观照与实践。上海电影的持续发力,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与责任,展现了新的时代气象,为推动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和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贡献了力量。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2025年第21期“专题”栏目

作者刘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5)》执行主编;王艳云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5)》编辑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