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我院引起热烈反响

日期:2025/10/27|点击:11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后,我院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担当实干、奋楫争先的昂扬姿态,奋力推进上海社科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院党委书记权衡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战略伟力、历史担当和坚强决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海社科院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高水平社科人才队伍方面展现国家高端智库的使命担当和卓越作为,为全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常务副院长干春晖表示,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和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立足学术前沿,加强对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努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展现社科界的担当作为。

院党委副书记姚建龙表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新的变化,党和国家通过规划的确定性,来应对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是运用规律、把握主动的重要策略,也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十五五”时期是“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尤其需要运用好规划思维,配套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作为国家高端智库,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奋勇争先,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和需求逻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实践力度的研究成果,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智库力量。

副院长吴雪明表示,“十五五”是我们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极为重要、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深刻复杂形势,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系统把握“十五五”规划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要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必胜信心,发挥我院学科、智库和人才优势,聚焦“十五五”时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深入开展研究,以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为“十五五”规划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副院长刘芸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十五五”规划建议问题,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划。在这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程接着一程的砥砺行进,只有锚定目标,才能在风浪和挑战面前坚定信心,坚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二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把握好新时代新征程对人文社会科学和新智库的要求,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交出满意答卷。三是接续奋斗,勇担使命。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实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做好对本职工作的思考和谋划,将岗位融于大局之中,切实服务好社科高质量发展。

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调整。在此背景下,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彰显了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定力与大国担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应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服务业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全球“朋友圈”。这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赢得战略主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世界中国学所所长沈桂龙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既是对学界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赋予广大世界中国学研究者的时代责任。相关领域学者应致力于构建世界中国学自主知识体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加强中国学标志性概念的提炼、推广与阐释,广泛激发研究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以具有强大说服力、影响力的本土学术成果引领海外中国学研究,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姜佑福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一个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的文化建设冲锋号。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机遇,作为一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十分振奋,既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同时也感到有一种内在的、干事创业热情在胸中积蓄激荡,急切地想要投身到建设文化强国尤其是学术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表示,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锚点和行动纲领,尤其是提出的“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略部署,为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国家发展安全屏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上海已形成坚实产业优势,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 万亿元,集成电路占全国四分之一,AI 智算中心跻身亚洲最大,8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科创板头部企业集群构筑创新硬支撑。未来锚定 “三化” 方向,上海将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并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在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表示,全会将“美丽中国”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明确“十五五”时期需在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方式、生态安全屏障等领域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部署延续了党的二十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要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将新质生产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新兴产业生态化发展,旨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这种创新突破,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化实践,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人事处处长杜文俊表示,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人才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全会强调统筹人才强国等“三大强国”建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为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我们院始终坚持“学术立院、智库兴院、人才强院、规范办院”的宗旨,全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高质量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健表示,通过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着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体系化阐释,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社长(主持工作)盛垒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置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首位。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我国将以高质量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将按照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科学部署,通过五年规划将高质量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推动“十五五”时期继续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前进。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徐涛表示,二十届四中全会于关键历史节点召开,系统总结“十四五”成就,擘画“十五五”蓝图,彰显党中央的战略清醒与担当。《公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阶梯式递进”过程,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而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历史学研究者,应立足学科本质,融通古今中外,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学术创新服务决策咨询、以历史智慧助力育人兴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伯超表示,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十五五”准确历史方位判断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知基础上所提出的极具前瞻性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五五”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产业变革,进而引致生产力跃迁的关键时期,科技的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以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晰了核心任务,鼓足了奋进动力。


文字:院党委宣传部|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