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由我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21届沪津深三城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分设“高水平开放与稳外贸促外资”、“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协同创新”和“科技园区合作与地方实践分享”三个议题。来自上海、天津、深圳三地的智库专家、高校学者、企业代表重点围绕开放创新、产业协同、科技园区合作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十五五”时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哲代表三方分别致辞。
干春晖常务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围绕“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论坛主题,干院长提出,应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区域协同向纵深推进,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共同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机制。积极推动数字赋能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区域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策源功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带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在致辞中指出,新形势下以高水平开放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深圳为例,深港合作与大湾区联动将是未来提升创新能级的关键。深圳须通过更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哲提出,天津将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聚焦制造业立市、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强化港口优势与制度型开放,打造我国北方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主旨发言环节,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就“长三角和湾区的创新合作案例分析”、我院研究生院院长李伟就“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新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庞凤梅就“天津建设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的路径研究”作报告。
在“高水平开放与稳外贸促外资”专题讨论中,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孙立行研究员、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何艳维副研究员、深圳市服务贸易协会杜英杰执行副会长、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疆副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王振副所长围绕政策、资源和市场等方面创新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政策、营商环境优化来稳定外商在华投资,培育对外贸易新动能等方面建言献策。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主持本节研讨。
在“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协同创新”专题讨论中,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孙德升所长、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曹祎遐研究员、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区域发展研究所何寿荣副所长、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所董微微所长、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曹永琴副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周顺波执行所长围绕未来沪津深三地如何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产业链上的合力展开讨论,以共同应对和解决国外对我国实施“卡脖子”问题。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研究员主持本节研讨。
在“科技园区合作与地方实践分享”专题讨论中,深圳市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郑裕杰总经理、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研究员、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吴建新副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刘雪菲研究员、我院经济研究所李培鑫副研究员围绕如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科技园区交流与合作展开交流,分享了经验与成果。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吴建新副研究员主持本节研讨。
在闭幕式上,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研究员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邀请大家明年上海相聚。我院科研处工作人员列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