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袁筱一:为城市空间注入新的能量

日期:2025/09/29|点击:12

话剧《北京法源寺》很文学、很历史,舞台上的3个小时几乎可以说全是高潮、全程高能,以至于散场时我随激动的观众人群一起走出剧场,站在上海街头时,忽然觉得现实反而很虚幻。这可能就是话剧乃至舞台艺术本身和公共场所完美互融时,产生的巨大魅力。公共性正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文化空间和城市空间当中也有着深刻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市提供了剧场、观众和氛围,通过一部戏让这个文化空间可以落地。另一方面,文化空间也会反哺城市。

须知,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可移动性。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的五部作品来自于另一座城市,承载着另一座城市地理和历史的空间,它可以随着文化不断的交流和迁移来到不同的城市,为不同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动力。上海观众在观看《北京法源寺》的时候,不仅仅是在体验一种历史大戏,也在接触整个北京的文化记忆,甚至是国家叙事——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国,没有地理空间或者历史空间是谈不上家国的。通过移动性的文化空间,上海的城市空间也获得了新的能量和共鸣,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文化肌理。任何一个城市空间的营造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与跨地域的文化流动紧密相联。

 

来源:文汇报,日期:2025-09-29

作者:袁筱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