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新时代生态环境立法更强音
本报记者 尹 英
通过宏观政策改善供需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廖 群
还原“实践”的生产逻辑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闫培宇
速度狂奔,意义沉默:共鸣何以抵达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冯言哲
顾炜在《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提出:
相互尊重下的多元合作发展
文峰、谢义文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5年第3 期提出:
发挥社会组织在海外利益保护中的独特作用
“虚实融合”创意激发消费新体验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沈 郊
发现景观文化建设的“嬉玩”新路径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周海晏
词典考古学:沟通辞书史、语言史、文化史的桥梁
鲁东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东海
数字人文的知识谱系和当代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洪燕妮
营造有生活情节的记忆场所
中山大学副教授 郭云娇
技术拓展文明传承的边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宋朝丽
具身:环境、身体与算法共生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博士生 董屹泽
全球经济呼唤新的共享价值观
李彦文/编译
妙音乐舞中的文化相遇
上海音乐学院 赵维平
嘉靖朝的“父与父”之争
浙江大学 尤淑君
中国古代监察文化的反思
海南大学 程志敏
http://www.shekebao.com.cn/
(摘编:蔡 霞)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