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②】李辉:创新城市形象国际化表达,提升全球影响力

日期:2025/07/07|点击:31

编者的话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是文明的容器,是多样异质文明的空间化聚集、结构化整合。城市与文明共生,城市发展的本质在于文明的提升和多样文明的聚合,文明多样性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

20233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了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2024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将每年6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全球共识。

新时代,全球城市竞争力不仅在于经济规模,更在于能否为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未来,那些能够崛起为全球性影响力显著的文明城市,更可能位于文明交汇的枢纽地带。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建设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典范城市已成为新时代上海的实践担当。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联合《上海宣传通讯》,从城市文脉传承与文明对话、上海国际影响力与国际传播力建设、上海全球议事平台建设、新时代上海文化策源地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的“上海品牌”建设等维度,推出一组智库文章,总结文明交流互鉴的上海实践并提出相关建议,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在全球城市竞争从经济硬实力转向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上海依托数字平台建设、本土文化创新、区域协同联动三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叙事体系,不仅重塑了全球城市形象传播的底层逻辑,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动中国价值与全球话语深度融合,向世界提供了可复制的国际传播样本。

构建数字传播新基建,

打造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中枢

上海精准把握数字时代的传播规律,以“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思维重构国际传播基础设施。IP SHANGHAI作为城市形象资源开放平台,首创“专业用户初创+平台审核再创”模式,汇聚超3万名创作者,覆盖摄影、短视频、设计等领域。City News ServiceCNS)构建“信息中枢+服务终端”双核架构,专注为在沪外籍人士提供英文政策、文化与生活资讯,助力其融入上海。针对在沪外籍人士开发的“政策计算器”,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取签证办理、医疗教育等12个领域的定制化指南。

Shanghai Eye魔都眼平台通过“内容中台+技术底座”架构创新,构建全球首个城市级视频数据库,整合原上海外语频道资源,升级为全媒体国际旗舰平台。英语新闻杂志节目《Shanghai Eye》立足上海、面向全球外籍人士,聚焦城市生活与创新发展,突破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推送优质内容,实现传播模式从单向到交互的转变,集中资源打造适配国际传播的优质产品。

解码文化基因密码,

构建本土叙事全球表达体系

上海着力以独特文化魅力和鲜活个体故事打动全球受众。“老外讲故事”IP通过外籍人士视角,生动讲述上海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治理创新等宏大主题。《另眼观盛会》《老外说“法宝”》等作品,将个人体验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这种“人格化叙事”让中国发展故事可感、可亲、可信。“Z世代在上海”精准捕捉青年力量,面向全球征集年轻人在沪故事,参与者涵盖外籍青年、港澳台同胞、新上海人及本地创业者,覆盖机器人、AI、电竞等前沿领域。

上海创造性地将历史文脉与现代价值有机融合。豫园城隍庙片区通过AR数字重建技术,复原明代《南都繁会图》中的市井场景,游客扫码即可与虚拟历史人物互动。外滩建筑群开发“建筑可阅读”数字导览系统,运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毫米级三维模型,结合历史影像数据库,让游客在现实空间中叠加百年时空维度。在城市意象建设上,豫园城隍庙承载传统韵味,东方明珠与外滩天际线彰显现代气魄,传统与国际交融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文化符号提炼上,上海以小笼包、生煎包、蝴蝶酥构成美食符号,以石库门、武康大楼、邮政博物馆构成建筑符号,以沪剧、滑稽戏、海派旗袍构成艺术符号,通过“上海礼物”全球计划,将老字号产品与时尚设计跨界融合,如与爱马仕合作推出的“豫园四季”香氛系列,在巴黎旗舰店首发当日即售罄。小笼包与东方明珠、豫园并列为上海三大国际符号,现身阿布扎比机场等国际枢纽。2024年,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从咖农到杯盏”的透明化叙事。

构建区域协同共同体,

编织全球传播价值网络

上海以长三角一体化传播为引擎,整合区域资源,搭建国际网络。上海与苏浙皖携手开展“打卡中国——你好,长三角!”等活动,邀请海外博主实地探访,沉浸式体验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果。在政策协同上,建立海外人才居住证跨区域互认等共通机制,并通过具体案例讲述这些政策如何便利人才流动、促进区域协作共赢。

上海深化国际“朋友圈”建设,推动友城论坛平台化,聚焦智慧城市、经贸合作等前沿议题,塑造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国际形象。友城网络建设实施“钻石计划”,建立“一城一策”传播方案。与纽约合作推出《双城记》年度特刊,对比分析两座城市在科技创新、文化多样性等领域的异同;与巴黎共建“艺术双城”数字平台,实现奥赛博物馆与中华艺术宫藏品虚拟联展。

未来,上海将着力构建全球城市形象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物理与数字空间的实时映射。计划建立跨文化话语转换实验室,研发智能语义适配引擎,同时探索元宇宙城市展厅、AI生成纪录片等新形态,持续培育国际传播“新物种”。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2025年第13

作者李辉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