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祥沛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法制史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大清律》,中华法系从唐朝起即对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发生重大影响。然而,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明治维新,日本在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其法制也相应地走出中华法系而开始西化。而中国则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初步确立近代法律体系。中日两国法制改革的道路和结果差异巨大。本书拟通过对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和法典化的比较,揭示造成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不同结果的成因,论述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保持本国法律传统与继受外来法律文化的协调统一,并试图引出民事立法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简介
孟祥沛,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民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及实证法学。著有《中日民法近代化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行刑文化研究》《房地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等。现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会等学会理事。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法近代化”释义
三、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四、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一、相似之处
二、相异之处
第二章: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开端──《大清民律草案》与日本“旧民法”的比较
一、立法原则的比较
二、立法过程的比较
三、编制结构的比较
四、主要内容和特点的比较
五、影响和评价
第三章 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民律草案》
一、立法背景
二、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三、立法过程
四、编制结构
五、法典的性质
六、法典的特点
七、评价和反思
第四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完成──《中华民国民法》与日本明治民法的比较
一、立法背景的比较
二、立法原则的比较
三、立法过程的比较
四、编制结构的比较
五、性质和特点的比较
六、影响和评价
第五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从开端走向完成
一、《大清民律草案》与《中华民国民法》的比较
二、“旧民法”与明治民法的比较
三、中日民法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比较
第六章 法制近代化中的重大论争──清末“礼法之争”与日本“法典论争”的比较
一、清末“礼法之争”和日本“法典论争”的概况
二、“礼法之争”与“法典论争”爆发的必然性
三、“礼法之争”与“法典论争”的相似处
四、“礼法之争”与“法典论争”的相异处
五、论争的结局、影响和对论争双方的评价
第七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若干问题之反思
一、中日民法近代化历史进程的特点
二、民法近代化与法律习惯
三、民法近代化与法律传统
四、民法近代化与法律移植
五、民法近代化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要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