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李湛:从“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实现了怎样的跨越?

日期:2024/04/07|点击:109

【编者按】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李湛研究员看来,从科教兴国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与经济结合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些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以下是他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演讲。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理念,此后又多次做了深入论述。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家都知道,此前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是强调科技的作用,相对于“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实现了怎样的跨越?今天的演讲,我就围绕上述问题和大家交流个人的一些思考。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技发展底子较薄。1949年,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0.9。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科技领域跨越式发展。2013年起,我国研发人员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7倍。什么是“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这是国际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研发人员按实际从事研发活动的时间所计算出的工作量,单位为“人年”。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783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上升到2.54%,处于世界第13位。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2022年中国已上升到全球第11位。

纵观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大发展阶段。

一是1949年至1977年的“向科学进军号召”阶段。这个阶段初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全国科学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初步形成由中国科学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和国防科研单位组成的科技体系。不过,后来经历了一些曲折。

二是1978年至1994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阶段。1978年,被誉为“科学的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明确了中国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重申和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新中国生产力理论迈上了第一个高峰。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开启向西方开放与引进技术的大门,后来进一步深化引进技术与启动追赶高技术发展。

三是1995年至2005年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年5月,党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是2006年至2011年的“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体系不断完善,在生物技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涌现出科技成果,一些重要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2012年开始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同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提出到2020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某些领域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科技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发展从量的积累开始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迈进。从现在起到2035年,是我国迎接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实现科技发展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迈向科技强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刺期。在这个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念,发展了新中国生产力理论,实现了新飞跃。

从科教兴国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与经济结合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些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科技创新创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科技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有力注解。

所谓科技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理论,指的是进入创新创业时代,科技创新创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观察当代的经济现象,可以发现当代的创新经济大多是通过科技创业形成的。比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在美国以硅谷为代表发生的创业大潮产生了一系列新行业、新产业,而一大批创业企业则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由信息产业提供,而信息产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在创业资本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创业企业。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正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种现象已难以解释。100多年前,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能够创造新的价值。然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难以解释为什么当下主要是通过创建新企业的形式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创业者能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机会来实现价值的爆发式增长,为什么打破旧平衡的资源配置方式(创立新企业)能起到比原有资源安排方式(原企业内部的创新)更高的效率,为什么依赖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传统企业反而会被规模较小的科技创业企业占领市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也难以解释今天碰到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理论虽然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内生增长的推动作用,但没有注意到技术创新主体的变化,即创业企业的不断涌现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力量。

经济现象表明,科技创新创业越来越在推进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了技术创新。科技创业是技术创新的系统化和深度化,科技创业将形成新的完整生产单元的创业企业。因此,从组合构成要素的角度看,科技创业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整体性的技术创新单元,成为能够独立提供产品的生产单位。而将产品产业化的阶段,是技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往往通过科技创业来推动。同时,科技创业促进技术扩散和价值转移。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即重新组织和配置资源,形成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达到比原有生产组合更高的生产效率。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和从业者会促使技术加速扩散和转移,达到技术使用率的最大化,实现价值转移和增值。

其次,科技创新创业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创业促使新兴企业比例增加,促进产业技术革新与升级,改变产业竞争格局,从而促进市场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科技创业带动了创业投资的发展,聚集了更多的资本。科技创业的蓬勃发展吸引大量的创业投资资本,同时创业投资催生了大批科技创业企业。

最后,科技创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科技创业产生新的生产要素需求,推动形成新的增长机制,主要体现在对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上。科技创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科技创业引领消费需求变革,调整供给侧结构,催生新的消费市场。

科技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理论作为一个逐渐发展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其创立过程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理论、产业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创业理论的不断突破,该理论也集中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根本作用及科技创业的内在规律。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西方国家主要以“国家创新体系”来反映国家科技发展的能级、水平、作用和贡献。对于中国这样的后起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能准确表达国家和科技发展所处的环境状况、目标要求与发展路径。简言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战略必争领域,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承担和完成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任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前沿探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能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期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关键之举,旨在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新的发展优势,从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基础制度保障,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也是新质生产力超越“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1、建立基础制度

首先,需要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列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这有利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支持全面创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其次,建立“基础研究特区、科技创业特区、基本政策特区”三位一体的相关制度。“基础研究特区”应重点探索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改革人才与成果评价制度。“科技创业特区”应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机制体系,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机制体系。“基本政策特区”要促进形成理论扎实、逻辑清晰、覆盖全面、工具多样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政策体系,以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良好发展。

第三,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科技评价与考核奖励制度。通过科学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价,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第四,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主导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桎梏。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堵点问题,注重改革举措的可操作性,统筹协调更多技术要素市场资源,汇聚更多专业力量。

2、形成组织模式

一是新型举国体制。应尽快通过金融服务蓄力,赋能“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共同成长、共享利益、良性循环的新型机制,破解金融支持科创效能不足的痛点难题。

二是“揭榜挂帅”模式。“揭榜挂帅”是指针对目标明确的科技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项目或奖金向社会公开张榜征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一种新型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安排。“揭榜挂帅”创新模式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攻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突破“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在组织实施中,一般应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以最终用户为本、“英雄不问出处”以及充分放权赋权的原则。

三是加快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模式。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四是形成科创载体集聚创新发源地模式。科技创新载体作为一种创新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性的特征。为更好地发挥科创载体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载体应遵循“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集聚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科创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创业集聚区,形成“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机制,提供全周期创业服务,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生态。

五是形成“政产学研中用金”合作模式。“政产学研中用金”的有机结合及协同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同攻关效能。在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效,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化、规模化应用过程中,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上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政、产、学、研、中介、用户、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协作。

六是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产业—政府”三重螺旋模式。三重螺旋机制中,包括螺旋内部的进化(如大学与科研、企业与产业、政府与制度)、螺旋之间相互影响,使得战略科技力量的科技创新价值发挥最大作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三重螺旋推进,推动政产学研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转化、风险共担的基础上,促进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从而发挥撬动产业杠杆、重构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发展和辐射产业生态的作用。

3、探索实施路径

一是培育战略科学家与战略企业家,建立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旋转门”路径。战略科学家和战略企业家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创建战略产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打通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的转化路径,鼓励科学家创业的同时,也应该让有工程能力的企业家成为科学家,激发社会创新氛围。

二是建设具有科技创业特区属性、强化技术转移服务的高质量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高质量科技创新载体,强化为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特殊政策和环境的科技创业特区功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吸引和培育优秀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从而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和创业的发展。

三是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技术评估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技术转让和合作的机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探索创新联合体的横向协同和纵向联通机制。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围绕重点产业,在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积极推进全面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通的创新体系网络,有效指导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企业建立先进的研发体系和上下游供应链管理体系,为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上观新闻2024-04-07

作者:李湛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