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李湛、李歌:进博会和自贸区成为制度型开放“温度计”

日期:2023/11/08|点击:71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开幕,同时,今年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模式不断突破、丰富、完善。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机遇。

 近年来,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

 进博会和自贸区:积极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

 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书写着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故事。

 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承载着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创新等重要使命,打造更高开放度的功能性平台以及建成国际水平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前5届进博会共有1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综合展,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约20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国内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

 作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巩固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模式,充分结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核心方面,已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制度框架体系,有力印证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决心、中国意志、中国战略。

 示范引领:持续放大改革创新综合效应

 进博会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使得“朋友圈”越来越大,今年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超过历届水平。每届进博会闭幕后,不少企业借着“进博热度”紧接着入住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全球汇”贸易展馆无缝对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继续发挥“6+365天”常年交易服务平台功能,促进展商成为贸易商、投资商,持续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作用和改革创新综合效应。

 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在贸易合作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合作措施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和建立了许多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多方面基础性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举措,着力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全链条上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点。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的成熟发展,涌现出丰富的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实现制度创新成果可复制可推广,促进我国整体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深度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互益谋发展

 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互助互益的良性循环关系。进博会的顺利高效举办带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优化提升,而自贸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进博会越办越好。在我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发挥着重要的链接和协同作用,两者未来的共赢发展、齐头并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不断释放着“上海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贡献着“上海经验”。

 总之,进博会和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制度型开放的“温度计”。


来源:文汇报,115

作者李湛 李歌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