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权衡:加快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日期:2023/05/18|点击:192

 

 编者按 七年前的今天,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并与上海市社联联合组织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本报摘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是加快“三大体系”建设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位一体”,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构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理论体系。其中,构建学科体系是基本内容,建设学术体系是必要条件,形成话语体系则是呈现方式;“三大体系”建设统一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全过程,核心命题和任务就是把中国实践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经验、重要成就、重要思想、重要观点、政策主张等,创造性地转化为我国哲学社会创新发展的学科内容、学术理论、研究范式和知识话语,形成能够融通国内外的可理解、可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扩大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快“三大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的提炼和创新发展为主体,积极彰显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要求。为此,要更加注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化、学理化和大众化研究阐释,注重研究和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哲理和学理,注重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规律,注重提出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彰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色,形成构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显著优势。

 三是加快“三大体系”建设要坚持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促进科学性与逻辑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有机结合。遵循理论逻辑,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遵循历史逻辑,就是要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提出并展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遵循实践逻辑,就是要立足中国现实发展和问题导向,不断回答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包容互鉴和开放发展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加快“三大体系”建设,更要体现科学性与逻辑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突出学科创新发展、学科前沿问题探索、学科交叉问题研究、决策咨询服务实践等,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以及学术评价、教材教学等体系,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四是加快推动“三大体系”建设也要与加快建设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同时推进,一体化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三大体系建设等等,亟待需要打造一批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社科人才队伍。要把推动三大体系建设与加快高水平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推进,一体化发展,做到“出成果、出人才和出影响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文汇报,517

作者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