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徐清泉:加快自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

日期:2023/05/18|点击:82


 编者按 七年前的今天,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并与上海市社联联合组织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本报摘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恰逢发展利好时期,有必要有理由把握用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用好先天优势和时代红利,立足实践做强学科中国化和国际化。新闻传播学属于最为贴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一线,最与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形成有机互动的学问之一,又是最为影响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实践日常的学问之一。当前,不断快速迭代进化的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了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从根本上打通了日常信息生产传播的古今区隔、线上线下区隔特别是中外区隔。这让新闻传播学完全具备了立足“日常实践”以做强中国化研究为主、以做强国际化研究为辅的底气。

 第二,始终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鲜明中国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及全球化冲击等复杂多变的国情世情背景下,确保新闻传播事业实现新旧融合及转型创新,确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巨大作用。

 第三,努力将真问题真学问视作新闻传播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抓手。对新闻传播学这种实践品格突出的学科来说,真正有学术生机的真问题和真学问是存在于火热的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它的“三大体系”建设需要以研究真学问、破解真问题为长期抓手。

 第四,努力将应用传播学视作新闻传播学实现中国化创新的突破口之一。我国作为互联网第一应用大国、作为5G技术普及率极高的国家,早在20年前就酝酿启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创新和转型发展工程。针对其具体实践所引申出的诸如“媒体融合”、“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及“全媒体传播体系”等概念,都是带有鲜明原创色彩和中国化特色的应用传播学术语,其中所蕴含的形制内涵及改革创新等大有研究价值。只要我们甘于在当今我国新闻传播学实践研究方面久久为功,中国应用传播学就注定会成长为新闻传播学中的“参天大树”。


来源:文汇报,517

作者徐清泉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