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高质量建设,从空间扬优势、平台拉长板、产业强特色出发,有助于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协同开放——
国家战略牵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虹桥是上海承担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是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高水平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开放战略与上海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服务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升级。
其中,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既是长三角各省进入上海的门户,也是上海在广阔腹地进行高水平合作的起点。通过空间布局、功能平台、主导产业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要实现城市内部的协同发展,还要引领探索区域更高水平的协同开放,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
发展胜势——
空间区位是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性要素。空间优势有利于链接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集聚、配置关键资源要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长宁、嘉定、闵行等相关区域,并向外拓展延伸至苏浙两省,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
由此,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形成了背靠长三角腹地、面向太平洋的空间优势,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对外链接全球网络与对内辐射长三角经济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截至目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贡献了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的10%,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项目总额达1200亿元。
新形势下,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要着力当好长三角连通世界的窗口、门户,强化综合交通物流优势,放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以“一核”引领“两带”,强化集聚辐射、协同开放、互联互通功能,进一步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与“走出去”的竞争力,以不断衍生和自我强化的动态演变,将空间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转化为发展胜势。
平台跳板——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要夯实大流量、大交通、大商务等功能,推动实现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资源要素的大规模流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引导和配置全球资源的世界级平台,以引进更多全球高端要素和优质资源,实现全球高端资源集聚的平台效应、城市影响力提升的品牌效应、对接国际规则的桥梁效应。
当前,数据流、信息流强大的发现、链接、传播、引导、调控和决策辅助功能,正在加速改变订单流、货物流、资金流等传统贸易流节点的链接和整合方式。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要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提高功能性平台的辐射效应和联动程度,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产业生态——
特色就是坚持自身特点,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形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提升经济密度和产业能级为目标,推动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集聚高能级总部经济、高溢出会展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打造数字新经济、生命新科技、低碳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时尚新消费五大新赛道。
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资源配置能力强劲、体现国际竞争力的总部经济,持续壮大商务区发展动能,积极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此来提升显示度和影响力。
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窗口,围绕人才引育、资金融通、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吸引创新人才加速向商务区集聚,构建新型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特色生态体系。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23-03-28
作者:潘闻闻/盛垒,分别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