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何建华:变与乱叠加,人类应当走出存量博弈困境

日期:2023/02/22|点击:132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变与乱叠加,俄乌冲突局势、欧洲陷入“消耗战”困境、土耳其大地震、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等一系列“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超预期不确定性越来越扑朔迷离,令全球处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演进之中。


 正因为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令社会舆论仁智互见,一些群体不免感到迷茫。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


 面对这些严峻的时代之题,首先应当解决“如何看”的困惑,即厘清与提升公众认知。


 中国有句古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地球上,不要看有些人把话说得天花乱坠,说到底人性欲望的深处离不开一个“利”字。


 那么,当今世界争夺的是什么?积笔者观察与研究,应当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财富创造即实体制造业能级,就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主导权;


 二是贸易往来的物流通道,就是海陆空货物运输集疏运体系中的主控权;


 三是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就是可持续维护生产与生活的物质配置系统中的主动权。


 当今世界的变与乱,可以说基本上围绕着这三方面展开。


 问题又来了:世界变与乱叠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讨论这个问题,涉及不同生命个体的立场情感、知识背景与认知能力,很难达成共识。事实上,有一个观察思考点母庸质疑:是西方世界群体性“白人之忧”,是世界霸权衰退期正常现象。


 人类社会进入近现代,从1415年葡萄牙攻占北非休达开始海外殖民,到1999年澳门政权移交为止(另一算法为到2002年东帝汶独立),殖民活动长达600年。


 自14921012日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成为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开端,是历史重大转折点。其后经历一战二战冷战,世界格局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人类社会大踏步进入全球化时代。


 如果按照驱动全球化五大要素分析,即贸易的开放程度、资本流动、科技和意念交流、劳动力流动和文化整合性,主导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是西方价值、大国力量、资本扩张、财富掠夺。说白了,是西方白人主导的游戏,其中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用资本力量实现全球分工。


 近些年涌动的“逆全球化”思潮,凸显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要害问题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造成了全球财富分配不公平合理,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与社会阶层撕裂,使全球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严重失衡。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在过去30年中,将近70%收入流入最富有的10%的美国人手里。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美国500强公司首席执行官收入是普通工人平均收入的340倍,普通工人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与50年前几乎没有差别。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直截了当指出,美国现在是“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这挑战了“财富不均等、机会均等”价值观,造成“白人之忧”。


 当今世界,全球新兴经济体强势崛起,引发国际格局和国家关系洗牌和重塑;西方世界“生存空间”被挤压,以及内生性制度弊端造成“白人之忧”,带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认知价值观撕裂严重;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孕育;经济全球化严重受挫,贸易保护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贫富分化、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问题层出不穷;新科技革命面对突破瓶颈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新的增量做不出,人类社会进入存量博弈模式。


 所谓存量博弈,就是在蛋糕总份额相对稳定的姿态下如何分蛋糕的各方争夺,是一种我有你无、我多你少、我赢你输的零和思维竞争模式,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躺平”“内卷”与搏斗、残杀,不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面对世界的变与乱,如何破局出圈?


 中国的主张非常明确: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这就是要走出存量博弈的困境,激活存量、做出增量,在促进和平与发展中求进步、促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期,ChatGPT横空出世、爆火出圈,让人们看到科技突破创造增量的“美丽新世界”前景。



 这是29日拍摄的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标识和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网站页面。 图源:新华社


 纵观近现代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蒸汽技术革命的机械化延伸了人类的双手(机械动力),到19世纪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的电气化延伸了人类的双脚(汽车飞机),再到20世纪第三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的信息化延伸了人类的感官(信息网络),一次次颠覆性科技革新总是带来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和生活水平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轨迹,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如今,如地平线上的桅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处于孕育突破的前夜。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人类社会一定会不断生存优化前行,走出存量博弈的怪圈困境,拥抱美好的未来。

来源:潮新闻 ,221

作者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