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刘社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这位中国人,曾当过清代监察御史

日期:2023/01/16|点击:134

 

 历史上,清朝着力健全监察官员考选激励及约束机制,以发挥整纲饬纪、绳愆纠谬的应有作用。


 严格资质——


 清代对报考监察御史的官员出身、职务有严格要求。出身正途可保证其受到充分的儒家学说熏陶并具备足够的学识,强调原任职务可确保实践历练。


 起初,具备考选监察御史资格的官员主要是低阶京官以及知县、推官等。乾隆十七年,监察御史被确定为从五品。乾隆二十九年起,有资格报考监察御史的包括翰林院编修、检讨与部院郎中、员外郎以及内阁侍读。


 大致来看,与明朝刚考中进士者即可担任监察御史、重在取其锐气不同,清代更看重监察御史的实践经历。


 升迁快速——


 清朝构建了以快速升迁为主要内容的监察官员激励机制,既可吸引优秀官员报考监察御史,也可激励监察官员认真履职。


 嘉庆十九年,陶澍由翰林院编修考选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任上勇于弹劾纠治不法,因优秀表现而得到快速提拔。


 嘉庆二十四年,陶澍升任四川川东道道员;道光元年,任从二品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升任两江总督。陶澍在两江总督任上推海运、治吴淞江、整顿盐政且大力提拔人才,为一代名臣。


 林则徐自任监察御史至从二品布政使仅耗时7年,其中还包括丁母忧时间。




 咸丰元年,王茂荫由户部员外郎考选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咸丰三年,升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反对和制止通货膨胀。


 王茂荫立朝清直,遇事敢言,前后上了100多个奏折,讲的都是国计民生大事,力持正论,有“古大臣之风”。他的相关奏疏先被译成俄文,再被译成德文,得以被马克思看到。马克思将其货币思想写入《资本论》脚注。由此,王茂荫成为《资本论》唯一直接提及的中国人。


 据《国朝御史题名》记载,自顺治朝至同治朝,共有278名监察御史出身的官员升迁至从二品及以上官员。升迁至从二品及以上的监察御史几乎全部出身于进士和举人,出身进士者为95%左右。


 不过,监察御史并非循资排辈到一定年限即可升迁,而是在满足历俸年限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其履职实绩及京察情况。


 清朝考选监察御史可谓优中选优,对监察官员也有严格的约束机制。监察御史作奸犯科者,轻则申饬,重则革职、发回原衙门或发往军台效力甚至处死。


 来源:上观新闻 2023-01-15

 作者:刘社建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