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杨雪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长久之策

日期:2023/01/06|点击:218

 

 “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向外界强调了中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要坚持“量”和“质”的统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要坚持“量”和“质”的统一,“量”是基础,“质”是关键。


 首先,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和量的增长,只有把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贡献。


 其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体现在切实增强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只有公有制经济“质”的提升,才能推动公有制经济发展更有效率,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实体经济的顶梁柱。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关键就在于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质增效,将国有企业打造成充满活力的独立市场主体。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论述对于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要继续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混改不仅要“混资本”,更要“改机制”,进一步改革管控模式、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提升混改企业的活力和效率。要持续提升专业化整合的力度广度深度,充分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迈出新步伐。


 提出重振民营企业信心非常及时


 当前,受疫情冲击、内需不振、出口受阻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影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对稳定市场预期、坚定市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和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动能和活力。


 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重要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一段时间,围绕民营企业的杂音很多,对民营企业家的心理影响较大。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不仅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还从不同维度进一步明确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会议强调,在制度和法律上,要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政策和舆论上,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产权保护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服务管理上,提出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


 问题和困难应坚持问题导向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扩大市场准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其次,要健全支持和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和有效监管,引导民营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最后,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优化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让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为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多项有力措施逐渐浮出水面。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发布促进民间投资“21条”,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等。多个省市也召开重要会议,陆续出台措施“拼经济”,致力于改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着力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堵点问题,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 2023-01-05

作者杨雪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