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全院职工和科研人员认真收听收看追悼大会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致悼词,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伟大功绩,并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与上海社科院有较深的渊源,他不但亲自出席上海社科院建院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还在上海社科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为上海社科院亲切题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我院党委书记权衡表示,江泽民同志对上海社科院的关心,是非常具体的、实在的,多次为社科院题词,体现了党中央和市委对上海社科院的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寄予了厚望,极大地鼓舞了社科院的干部职工,提高了社科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努力奋斗的干劲。权衡表示,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光辉业绩、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就要凝心聚力,在新征程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大力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创新工程建设,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锋表示,中马所的前身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2月,1994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五大基地之一,这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她表示,缅怀江泽民同志的最好方式,就是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分析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学习、阐释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不断提炼、丰富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我院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姜佑福表示,江泽民同志是党和国家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在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精神财富。1989年《社会科学》创刊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自题词,勉励杂志社同仁“繁荣社会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一定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江泽民同志作为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发扬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斗争精神,守好一段渠,专心致志做好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传播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21世纪之交,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9.11事件”爆发,整个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也更加错综复杂。在这重要历史关头,江泽民同志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及时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在对外工作中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特别是他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推动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做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决定,争取到了长期和平国际环境,赢得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胸怀天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院社会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段钢表示,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1986年《社会科学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亲切题词:“理论信息为现实服务,为决策服务,为改革服务”。这份题词刊登于1986年10月24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江泽民同志给我们留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宝贵精神财富,他还特别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十三年来我们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新征程上,我们要保持坚定信念,不断推进社科理论创新,以更大作为和新的理论贡献,为现实服务,为决策服务,为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