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邓志超等:推进人民币离岸交易

日期:2022/10/25|点击:64

当前,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全球占比并不匹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更多体现在双边贸易支付结算的交易上,第三方参与的多边使用交易占比较小。

近年来,上海、广州、海南等自贸试验区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客观来看,仍有不少因素阻碍人民币离岸交易发展。

比如,构建人民币离岸交易理论,需要考虑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新阶段以及人民币离岸交易实践经验,尚有诸多有待厘清之处。

理论上的不成熟,使得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缓慢,从而陷入“理论不足—法规不全—业务开展缓慢—经验积累匮乏—理论不足”的循环。

又如,离岸交易涉及多边国际交易,需要较高的国际金融服务能力。当前,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占比在全球同业中不占优势,推动人民币离岸交易发展的金融产品供给能力不足。而外资金融机构又主要以美元、欧元等为主要业务币种,缺少主动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

再如,个别国家利用其优势金融地位,将自身意志和利益诉求强加给他国,有将金融工具化乃至武器化的趋势。在这个时间点上,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有可能会面临打压。

本币离岸交易是大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国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抓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可以有效推动更多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丰富多边使用场景和机会,推升人民币的国际交易、计价功能。

下一步,应当从三个方向发力推动人民币离岸交易发展:

一是完善人民币离岸交易理论。特别要考虑中国是大国,大国经济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我们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路线选择,应该有别于城市型经济体模式。

二是完善人民币离岸交易金融体系。重点考虑完善人民币全球流动性管理体系、提升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丰富人民币离岸交易产品、培育境内人民币交易中心。

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有助于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全球展业、产品创新等竞争力,进而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全球网络。

三是利用好自贸试验区的试验功能。可尝试在自贸试验区内深入开展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务创新,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跨境电商发展、新能源车出口等机遇,敏锐发掘与对接人民币离岸交易需求。

 

来源:解放日报 2022-10-25

      作者:邓志超景建国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