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是新时代智库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发展大局,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党的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紧密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新时代智库建设、通过智库优势助力高质量党建的新路。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十年来,社科院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突出制度建设,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好氛围塑造。不断强化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切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开设“加强政治建设与政治引领”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全院海外归国青年参加专题培训。根据上级部署和结合我院实际,每年召开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自2022年起改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方面党建制度,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领导干部讲党课、谈心谈话等制度。赴相关单位调研走访,结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实际制定实施《党务公开制度》《加强政治引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工作方案》《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从业负面清单》等,为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清晰指引。
抓好督查落实。制定实施《中共上海社会科学院委员会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督查规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每年两次开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查。院党委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督查汇报,年终对党组织书记进行述职评议考核。通过督查和书记述职,形成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末考核的工作闭环。
院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院领导赴研究所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调研
院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会
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
突出智库优势,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作为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根据理论人才多、科研经验丰富的特点,致力于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全面学习。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院党委带头第一时间学习中央新出台文件和领导人重要讲话,各研究所、职能部门党组织结合专业、岗位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深入研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落实“十九大”精神研究、“二十大”预研究、上海“十四五”深化研究等系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格局、国家战略目标任务、上海“十四五”发展等进行研究阐释。以院党建研究会为载体,编写党建工作案例,承担上海市党建研究会课题和市宣传系统党建课题,为化解党建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智库解决方案。
助力传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设“党的诞生地”资料中心,开设党史相关课程,录制系列节目《“四史教育”精品讲堂》,支持专家入选市委讲师团,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善于宣讲的优秀青年理论工作者,成立“四史”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尚社青年讲师团,为全市的学习教育活动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库服务。
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暨“学四史、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院“党的诞生地”资料中心
院党建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会暨成果交流会
赓续红色基因,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社科院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全体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把学党史与学院史充分结合起来,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发掘精神源泉。以雷经天、李培南、黄逸峰、陈修良、潘念之、王亚文、沈志远、李亚农8位老同志为代表,拍摄中共党史人物系列视频短片,编撰出版《上海社科院中共党史人物重要史迹》,组织撰写离休老同志革命故事,重新影印首任党委书记李培南的《<共产党宣言>笔记》,用最真实的学习材料教育年轻一代学好“身边的党史”。
筑牢队伍基础。积极规范党员发展程序,选拔党性强、懂科研、会管理、肯奉献的同志充实到基层二级党支部书记岗位,积极关心关爱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与南京东路街道、瑞金街道等开展区域化党建,结对帮扶奉贤区发展薄弱的王家圩村。1个党支部获“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7个党支部获“宣传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8位同志获“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位同志获“宣传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投身抗疫斗争。在2022年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体党员通过小程序实现应报到尽报到,广大干部主动请缨下沉基层、响应上级号召报名参加抗疫突击队。院领导坚持一线值守、靠前指挥,各职能部门坚持履职,科研人员积极撰写专报,为全市抗疫斗争献计献策,确保我院主责主业不断不乱。
院史专题片《他们从这里走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红色传承》
党员干部投身抗疫一线
新闻所“新·咖助力站”为安徽柳畈小学捐赠爱心用品
发挥统战优势,凝心聚力献身智库建设
社科院知识分子集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较多。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推动他们献身智库建设、参与我市发展,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统一战线力量。
加强党的统战理论政策研究。组织专家学者聚焦当前统一战线工作任务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统战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课题成果多次获市委统战部“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
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代表、委员充分利用研究优势,围绕国家和全市重大任务积极建言献策,做好履职和参政议政工作。各党派在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创先争优等工作中多次获得党派中央、市委颁发的奖项,党派成员的履职工作等也多次获得各类荣誉。
发挥学术活动的统战载体功能。开展对台港澳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活动促进统战工作。通过世界中国学论坛团结联系外国友华学者,壮大海外友好力量,促进中外交流互鉴。定期与民进中央举行经济形势座谈会,连续11年与民盟中央联合举办民盟文化论坛,院侨联结合工作特点积极开展课题调研,多次承办市侨联“侨智论坛”。
社科院与民进中央举行经济形势分析专题座谈会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条例》专题学习
发挥理论专长,以特色产品服务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以“推进文明与文化同行”为主题,以“特”而立,以“文”而兴,在通过创建精神文明推动社科院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供各项精神文明公共产品。
聚焦专长、推出亮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始终把求进型研究氛围、攻坚型研究集体、对策型研究成果作为衡量文明单位创建最终成效的考核标准,把构建研究特色与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优质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转化率,通过主办上海精神文明论坛和开展相关调研活动,使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得到延伸、辐射。
编撰《上海精神文明建设蓝皮书》。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依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团队及相关领域专家,从2012年开始编撰《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2019年改为《上海精神文明建设蓝皮书》),旨在描摹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图景,谋划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为此后及他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上海首创、基层始创、实践原创的经验和借鉴。
服务大局、积极发声。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展精神文明平台建设,积极面向社会弘扬正能量。院门户网站开辟“专家视点”专栏,转发我院科研人员在主流媒体刊发的文章;院微信公众号每天推出我院智库声音;从2017年到2019年,与人民网上海频道联合编撰出版“上海基层实践调研案例集”。
突出群团功能,深根基层推动特色党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以群团组织为抓手,推动党建不断向基层拓展,向外围延伸,以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实践党建引领,助力我院事业发展。
群团组织踊跃争先。院工会聚焦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相关单位与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院妇委会以服务女职工为目标,打造的女博士工作室先后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院团委编写《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选送的微团课多次获上海市、宣传系统微团课评比展示活动奖项。
建党百年活动精彩纷呈。围绕建党百年主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在2021年结合高端智库建设特点,组织党组织书记讲党史专题党课,党内外同志代表撰写建党百年心得体会,举行“‘七一’表彰大会”、开设“文艺党课”“音乐党课”,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答活动线上团体赛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党员参与成果突出。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宣传系统“学史达人”知识挑战赛优胜奖、学“习”笔记征文等活动。在宣传系统“党的诞生地”文艺党课创新大赛中,院史专题片《他们从这里走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红色传承》获一等奖,《“初心咏动、岁月如歌”主题党日活动》获二等奖。《阿拉新五年》获宣传系统“信仰@你我TA”微党课创作评选三等奖。
女博士工作室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沙龙
“初心咏动、岁月如歌”主题党日活动
文艺党课
党旗飘扬风帆劲,牢记嘱托谱新篇!面向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更高质量党建、更强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市委宣传部基层处•火红的党旗)